李仕山点点头,“用牺牲县里百姓几代人健康换来的政绩,我没法接受。”
赵孝荣听出来李仕山这是不想背负骂名,只是想到那么大一个项目,有些遗憾地说道::“那你就把这么大的政绩拱手让给李太奇了?”
李仕山微微一笑,“我既然不想牺牲百姓的健康,那这个项目就不可能落地谷山。”
赵孝荣对于李仕山说的这句话是相信的。
他也做过县委书记,很清楚一件事。
在县里,你想干成一件事,有时候县委书记和县长齐心协力都一定能办成。
可是县委书记想让一件事办不成,那就肯定办不成。
除非是来自上级的强大压力外,县里任何人都没办法,这就是县委书记的权力。
赵孝荣见李仕山态度坚决,脑海里猛地闪过一个念头,再次确认道:“仕山,这个项目你确定打算不要了?”
李仕山看见赵孝荣的眼神里闪着亮光,明显是对“化工厂”项目有了想法。
老师留给自己晋升县委书记的政绩,当然不是一般地大,让赵晓荣动心很正常。
从资料上看,这家中小型氯碱化工企业,工业用地只需要150亩左右,投资的总成本只有一个亿左右。
可建成投产后,利润却高得惊人。
按照现在的市场行情,年收入至少在4个亿以上,账面年毛利也能达到2个亿。
企业年入三个亿是什么概念。
这就相当于给当地直接贡献2亿左右的gpd,再加上本地配套设施和消费衍生(职工和家庭消费),合计接近3个亿。
去年谷山县的gpd也就3个亿,也就是说这家企业运营一年,就能让谷山县的gpd翻一番。
之前就说过,地方gdp增速每提高1,地方主官的晋升概率增加8。
现在你把地方gpd提高了100,你不升官那就叫“天理难容”。
这样的企业在地方主官眼里都是“下金蛋的母鸡”,“政绩孵化器”。
这样就是李太奇下如此大功夫的原因。
他不仅想独占这个企业,更想坐到县委书记的位置上。
只要这个企业在,加上他的资历,估计他在县委书记位置上待不了两年,就有可能升到副厅级。
这也就是李太奇想把自己赶走的根本原因。
都是利益驱动,谁都不会无缘无故去得罪一个人。
同样地,这个项目对赵孝荣的吸引力一样足够大。
李仕山都能想得到赵孝荣会怎么做。
先把这个企业留在保康市,然后利用地级城市的优势,再追加投资,扩大产能。
将中小型化企业变成大型化工企业。
等到投产运营,再加之上下游配套企业都可以落地本市,那每年给地方贡献的gdp说不定都能有上十几亿。
套用上面的公式,等赵孝荣当上市委书记,说不定他都不用干满一个任期,就能晋升副省级。
可这样的企业引入本地,稍有不慎,造成的环境破坏也是灾难性的。
毕竟这个项目是因自己而起,李仕山不想看到这样的事情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