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让赵高有些恼火。
可是现在他手下并无将才,现在去找韩信英布等人估计已经来不及了。
赵高也是急坏了,他成为中车府令的时间太短,很多事情来不及布局,虽然现在看起来好似风平浪静的,可是只要陈胜吴广等人举起大旗,到就真的天下大乱。
仅凭9万大军要和那些反贼对抗简直就是痴人说梦了。
而且其中还有一个最难搞的楚霸王项羽,想到这里,赵高也是有些后悔了,早知道之前就不让他离开咸阳,应该直接弄死他的。
可是现在没有办法了,如今的项羽可谓是游龙入海,想要在抓住他也难了。
现在他身边能用的将帅之才,也就一个刘邦勉强算一个了。
可是赵高不傻,他把刘邦放出去就是给自己挖坑。
而且他跟刘邦有血海深仇,他已经做了中车府令了,已经在想着怎么弄死他了。
怎么可能放他离开,万一这个家伙气运滔天,又变成那个汉高祖怎么办。
所以赵高说什么也不能把刘邦放出去。
否则就是放虎归山了,虽然这只老虎已经成了小虎娘了,可是天知道他的气运是否依旧强悍,还是让他把汉朝给建立起来。
到时候他不是死定了。
要知道在知道刘邦过来被送到皇宫后,易小川这边可是找了几个有龙阳之好的人,狠狠的教训了他一把的。
虽然事后刘邦见到自己后已经猜测到这就是自己所为,可是他依旧能笑容谄媚的当此事没发生过。
是易小川为了坐上中车府令的位置,也是把刘邦留在了身边。
关键也是他当时的职位也不足以能让他无声无息弄死刘邦,现在他已经有这个实力的,自然就是算后账的时候了。
只不过当务之急还是先招揽一些贤才还有招募士兵。
赵高这边在捋清情况后,就开始找胡亥商量招兵买马的事情,不过他不会跟胡亥说南岭军团可能已经叛变的事,而是跟以边境还是需要后大军守在那里为由,让他去下令。
胡亥哪里知道现在边境压根就不需要什么士兵去把守,他只知道要听自己的老师的话就可以了。
只不过,现在整个大秦都出现了一个问题,那就是不止是大秦这边在招兵,那些六国旧部也是在开始招兵买马了。
可是大家遇到的问题就是没有什么人愿意参军的。
以前大秦招兵可是要多少有多少,因为有了军功制度,大秦这边只要放出消息,就有数不清的士兵来投。
可是现在问题出现了,因为水稻的出现,现在的百姓虽然又要缴纳苛捐杂税,可是因为水稻产量惊人,所以就算交完税后,家里的粮食依旧多的吃不完。
大家都能吃饱穿暖了,为什么还要去拿命就去拼。
而且百姓也不是傻的,在始皇帝驾崩后,大家都知道现在秦朝肯定是要乱起来了,所以没有人愿意去参军。
于是问题出现了,大家都招不到人。
朝廷都找不到人了,更何况是六国旧部呢,
在始皇帝的带领下,其实六国之人对他们原先的主子早就没有了以前的敬重了。
自然也没有人愿意去参军。
这就很让人无奈了,现在大家都想要招兵买马,可问题是现在大家都招不到兵。
易小川不知道其他人的情况,只以为是六国之人在搞鬼,于是下了死命令,强制招兵。
家里只要有壮丁的,强制参军,不去不行。
这一道政令一下可就彻底把百姓的怒火点燃的,或许易小川不下这道命令,大秦还能安稳一两年,可是这道政令下去后。
百姓们怨声载道,可是也不得不服从朝廷的安排。
或许也是冥冥中的注定,果然这次的征兵出事了,陈胜吴广利用了这次大家对朝廷的不满,收拢了一大批人手,直接起义造反了。
而陈胜吴广的起义,好似也是打开了一个开关。
各地还还是出现了叛乱,原六国旧部直接开始强制占领地盘,圈地成王。
而城下的百姓虽然不是很乐意,可是他们也知道现在大势已起,现在人家还是好言好语的劝你去报名参军。
等局势紧张了,可能就要跟朝廷一样牵制参军。
虽然两者的最终结果都是当兵,可是前者还能拿到军饷,后者就真的不一定了。
所以在这连锁反应之下,大秦是彻底乱了。
如今的赵高也是非常的后悔,早知道他就不那么着急了,让他知道陈胜吴广两人是因为这次强制招兵才起的义后后,他后悔的想要扇自己两个大耳刮子。
可是现在后悔也已经没有用了,为今之计还是要尽快组织人手,对抗那些反贼。
实在找不出人的赵高就把目光对准了儒家之人。
儒家之人在始皇帝死后,早就蠢蠢欲动。
知道赵高想要让他们去领兵打仗后,也不知道是哪根筋搭错了,都答应的飞快。
那群家伙似乎都觉得打仗是一件很简单的事情。
大包大揽的就把这任务给接下来了。
淳于越这边劝都劝不住,只能让他们去送死。
虽然程胜吴广起义被他鼓动走了一些人,可是朝代的强制招兵之下,还是给他们招来了十万多的新兵。
易小川也不是完全的傻子,他让关中的9万大军去带着十万新兵。
先让老兵带新兵,让这些新兵先有一定的战斗力。
易小川的计策也确实不错,短短十来天,这些新兵就像模像样的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