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赐鑫翻开那泛黄破损的纸张,看到了“学者先要会疑”。
这种倒反天罡的话不知是何人提的,古赐鑫却觉得十分符合自己现在的想法。
古予希道:“合抱之木,生于毫末;九层之台,起于累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鑫弟你想要有所作为就得从点滴积累做起,只有了解那孔孟之道,君子之道,才能汇集多家之言,明辨真理。”
“阿姐,我知道了,哪怕我再怎么不喜欢现在授课的内容,但我也要了解才是,正如武籍所言,知己知彼,百战不殆。”
“聪明。”
古赐鑫笑了,问:“这书的作者可还在?”
“无名氏,或许他曾经提出来的东西不被世人认可吧。”
“真可惜,或许是有心之人不愿意世人看到吧。”古赐鑫抱紧手中的书,甚若珍贵。
乌云尽散,星辰闪耀,皎皎月银,火烛下,案桌上,躬身苦读,格物致知。
一月后——
“这刺绣确实不错,难得这梦花城还有这样的手艺人。”一个妇人看着那老嬷嬷衣领上栩栩如生的刺绣,那荷花,惟妙惟肖。
“母亲,既然你喜欢,何不把人带到京城?”一袭蓝色劲装的男子对妇人道。
“只怕人家不愿,毕竟京城落下来的一块砖都能砸死一个官,更何况是一个手艺人。”
“母亲,那事切莫再提。”武尘霖提醒。
“罢了,如今我要学会装糊涂才是,不过这些时日尚未回京,为娘打算让那绣娘给你姊妹们弄些好看的衣裳。”
“皆是俗物,够穿便是,这绣花花枝招展的也就女人喜欢。”武尘霖不屑道。
“你我来梦花城两日,这城还未逛过,倒是听下人说有不少人打算见见我,说可以治一治我这偏头疼痛的病症。”
“穷在富巷无人问,富中深山有远亲,这人啊,果真是死性不改。”
“你别那么老成,快及冠了,为娘给你定个亲,日后身边也有一个贴心人照顾。”
“我身边自有小五他们,那丫鬟打扮得花枝招展,脂粉味重得我连连打喷嚏。贴心人就算了,反正大哥二哥已经成家,娘您不缺孙子孙女抱。”
“反了天了,难不成你一辈子不娶妻,当和尚不成!”女人没好气踹了武尘霖的小腿,这儿子不能留,她容易受气,沟通不了。
见母亲有点生气,武尘霖只能凑过去道:“军中无要事,今日可以陪娘您出门散散心的。”
“把你这衣服换了,为娘不是命人给你做了几套新的吗?”
耐不住老母亲关心,武尘霖只能认命换了一套天青色外衣。
“这还差不多!否则见你比见神仙还难。”妇人满意点点头。
母子二人出了门,上了轿子,一路上买了不少珠宝首饰,玩物巧具,不知不觉进了一家布庄。
“二位客人要买什么料子,我们店里的料子有很多种,小的很乐意给二位介绍。”
“听说你家的成衣绣品不错,就只有这些?”
“夫人,本店狭窄,定做衣裳的都是熟客,这几件是摆放的样品,也算是跟来往的客人表明我们店有做衣裳的巧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