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年冬月,引兵望西川进发。行不数程,孟达接着,拜见玄德,说刘益州令某领兵五千远来迎接。玄德使人入益州,先报刘璋。
刘璋便发书告报沿途州郡,供给钱粮。王鸿鸣乘机多吃多占,反正是刘璋买单!刘璋欲自出涪城亲接玄德,即下令准备车乘帐幔,旌旗铠甲,务要鲜明。
此时,主簿黄权又入而谏曰:“主公此去,必被刘备之害,黄某食禄多年,不忍主公中他人奸计。望三思之!”
张松一看这黄权实在是太烦人了!三番四次坏自己好事!于是便进谗言于刘璋刘季玉曰:“黄权此言,乃是疏间宗族之义,滋长寇盗之威,实无益于主公。”
刘璋一听张松在旁边一说,听了之后心想这还得了!乃遣人叱黄权曰:“吾意已决,汝何逆吾!”
黄权叩首流血,他是忠心耿耿啊,奈何刘璋他耳聪目明却就是看不见!
黄权也急了,于是凑到刘璋近前去,用自己一张口衔住了刘璋的衣襟而谏。当真一片真心,令人动容。
而刘璋一看,黄权这是要搞什么?要威胁自己吗?于是刘璋大怒,扯衣而起。
黄权不放,死活是不肯松口,顿时被衣襟所扯落门牙两个。刘璋喝左右,推出黄权。黄权大哭而归,一口一句西川亡了,主公要遭大难了。
刘璋轰走了黄权,刚刚欲行,一人又上前大叫曰:“主公不纳黄公衡忠言,乃欲自就死地耶!”伏于阶前而谏。
刘璋已经无奈了都,视之,此乃建宁俞元人也,姓李,名恢。就是日后劝降马超加入刘备军的那个家伙。
李恢叩首谏曰:“窃闻君有诤臣,父有诤子。黄公衡忠义之言,必当听从。若容刘备入川,是犹迎虎于门也。”
刘璋已经不耐烦了,左一个,右一个没完没了!暴怒的刘璋刘季玉大吼道:“玄德是吾宗兄,安肯害吾?再言者必斩!”叱左右推出李恢。
张松又趁热打铁、趁火打劫,献上谗言曰:“今蜀中文官各顾妻子,不复为主公效力;诸将恃功骄傲,各有外意。不得刘皇叔,则敌攻于外,民攻于内,必败之道也。”
刘璋一听,还点了点头,于是曰:“公所谋,深于吾有益。”次日,上马出榆桥门。又有人报从事王累,自用绳索倒吊于城门之上,一手执谏章,一手仗剑,口称如谏不从,自割断其绳索,撞死于此地。
刘璋虽然表现昏庸懦弱,但是本质上还是个宽仁仁慈的君主,一看王累要以死相逼,刘璋立刻教取所执谏章观之。其略曰:
益州从事臣王累,泣血恳告:窃闻良药苦口利于病,忠言逆耳利于行。昔楚怀王不听屈原之言,会盟于武关,为秦所困。今主公轻离大郡,欲迎刘备于涪城,恐有去路而无回路矣。倘能斩张松于市,绝刘备之约,则蜀中老幼幸甚,主公之基业亦幸甚!
刘璋观毕,大怒曰:“吾与仁人相会,如亲芝兰,汝何数侮于吾耶!”说罢,便把王累的谏章丢在地上,狠狠的踩了几脚。
他没有见过刘玄德,但是他父亲刘焉和刘备当年在幽州破黄巾军的时候可是有过交情的,当时的刘玄德与刘焉是叔侄相称,有这样的一层关系,刘璋也更加觉得刘玄德是可靠的。
王累大叫一声,感叹刘璋刘季玉昏庸,随后自割断其索,撞死于地,后人有诗叹曰:
倒挂城门捧谏章,拚将一死报刘璋。
黄权折齿终降备,矢节何如王累刚!
刘璋见王累身死,心中不快,隐隐有所不忍,便让其家人领走尸首,处理后事去了。刘璋将三万人马往涪城来。后军装载资粮饯帛一千余辆,来接玄德。
却说刘玄德前军已到垫江。大军所到之处,兵马钱粮,一者是西川供给;二者是玄德号令严明,如有妄取百姓一物者斩:于是所到之处,秋毫无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