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威走至城边,城上乱箭射下。王威惊视之,见巩志立于城上曰:“汝不顺天时,自取败亡,吾与百姓自降刘矣。”言未毕,一箭射中王威面门,坠于马下,军士割头献张飞。巩志出城纳降,张飞就令巩志赍印绶,往桂阳见玄德。玄德大喜,遂令巩志代王威之职。
玄德亲至武陵安民毕,驰书报云长,言翼德、子龙各得一郡。云长乃回书上请曰:“闻长沙尚未取,如兄长不以弟为不才,教关某干这件功劳甚好。”玄德大喜,遂教张飞星夜去替云长守荆州,令云长来取长沙。
云长既至,入见玄德、徐元直。徐元直曰:“子龙取桂阳,翼德取武陵,都是三千军去。今长沙太守韩玄,固不足道。只是他麾下有大将,黄忠黄汉升在彼,黄汉升你我曾与他相识,乃南阳人,姓黄,名忠,字汉升;是刘表帐下中郎将,与刘表之侄刘磐共守长沙,后事韩玄;虽今年近六旬却有万夫不当之勇,不可轻敌。云长去,必须多带军马。”
关云长曰:“昔日在宛城曾与黄老将军相识,果真是老英雄也!当时五弟还赠予参王救其子之性命。关某此去,恐难胜他,除本部下五百名校刀手外,大哥军师且再与我五千人马,方可万无一失。”
玄德闻言,拨兵马与关云长,关云长便领兵五千五百而去。徐元直谓玄德曰:“云长与黄忠战,不知高下,只恐有失。主公当往接应。”玄德从之,随后引兵望长沙进发。
却说长沙太守韩玄,平生性急,轻于杀戮,众皆恶之。是时听知云长军到,便唤老将黄忠商议。忠曰:“主公忧虑。凭某这口刀,这张弓,一千个来,一千个死!”原来黄忠能开二石力之弓,百发百中。
只是黄忠昔日与关云长曾见面,好生敬佩,更感激刘玄德昔日赠药救子之仁义,今番要与关云长交战,心中不是滋味。
言未毕,阶下一人应声而出曰:“不须老将军出战,只就某手中定活捉关某。”韩玄视之,乃管军校尉杨龄。韩玄大喜,遂令杨龄引军一千,飞奔出城。约行五十里,望见尘头起处,云长军马早到。杨龄挺枪出马,立于阵前骂战。关云长大怒,更不打话,飞马舞刀,直取杨龄。龄挺枪来迎。不三合,云长手起刀落,砍杨龄于马下。追杀败兵,直至城下。
韩玄闻之大惊,便教黄忠出马。韩玄自来城上观看。黄忠提刀纵马,引五百骑兵飞过吊桥。云长见一老将出马,知是黄忠,把五百校刀手一字摆开,横刀立马而问曰:“来将莫非汉升将军否?”
黄忠曰:“君侯,久别了!”
云长曰:“昔日宛城一别,十分思念将军,昔日我大哥曾赠药与将军,不知今时令郎身体可曾康健?”
“蒙刘皇叔之仁德,我儿至今已经无事,皇叔高义,我无以为报,近闻得将军于河北斩颜良、诛文丑,威震天下,黄忠闻听,实为将军高兴啊!”
韩玄在上面听这俩人说话越来越不对劲,这是干嘛呢?叙旧呢!于是让黄忠马上迎敌。
“君侯!事情无奈,我为保主公,只能与君侯刀兵相向,君侯勿怪!”
“无妨!且让关某领教黄老将军刀法!”
言罢,两马交锋。关云长手中青龙偃月刀寒光闪闪,这把刀斩颜良、诛文丑,让天下英雄好汉为之胆寒。
而黄汉升手中之大刀,名叫“赤背刀”乃是一柄宝刀,为汉光武帝刘秀手下“云台二十八将”中马成之兵刃。刀背上殷红如血,亦非凡品。
关云长、黄汉升相斗一百余合,不分胜负。原来二人并没有心思拼个你死我活,只是较量招式而已。
韩玄恐黄忠有失,鸣金收军。黄忠收军入城。云长也退军,离城十里下寨,心中暗忖:“老将黄忠,名不虚传:斗一百合,全无破绽。若我用拖刀计,背砍赢之,端的打不赢他。”
次日早饭毕,关云长又来城下搦战。韩玄坐在城上,教黄忠出马。黄汉升引数百骑杀过吊桥,再与云长交马。又斗五六十合,胜负不分,两军齐声喝采。鼓声正急时,云长拨马便走。黄忠赶来。云长方欲用刀砍去,忽听得脑后一声响;急回头看时,见黄忠被战马前失,掀在地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