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乃当年冀州太守韩馥手下上将潘凤!今特来助刘皇叔一臂之力!你可早降免死!”说罢,潘凤摆开手花大斧来战邢道荣。
如今冀州已经归于袁本初,韩馥早已死了,当年十八路诸侯会盟,讨伐董卓之事,潘凤大战华雄,因旧伤复发而败,被王鸿鸣所救。回冀州后,不久韩馥投降了袁绍,潘凤厌恶袁绍,便辞官回乡。
后潘凤听闻刘玄德等人在南阳宛城做出一番大事业,几次想去投奔,只是伤情未愈,恐无法出力,后听得庐山董奉,医术高明,治病不取钱物,只要重病愈者在山中栽杏五株,轻病愈者栽杏一株,即可看病。据说数年之内,有杏万株,郁然成林。春天杏子熟时,董奉便在树下建一草仓储杏。需要杏子的人,可用谷子自行交换。再将所得之谷赈济贫民,供给行旅。后世称颂医家“杏林春暖”之语,盖源于此。
于是潘凤便前往庐山求董奉医治病痛,董奉因敬佩其讨伐董卓之功绩,便用心医治。潘凤在庐山居住两年,平日里为董奉栽种杏树,两年后病愈,还领悟了一套“杏林慢斧”。
潘凤病愈,辞别董奉,董奉前往交州,潘凤亦前往南阳,路至荆州,恰巧听闻刘备军攻取南郡江陵,不日要再攻荆南,便留在荆州,今日打听到刘备攻零陵,特来相助。
邢道荣此时早已是三魂出窍,七魄归天,哪还分得清人来?只道又是刘备军猛将来杀自己,只得硬着头皮抡起手中梨花开山斧挡住潘凤的宣花大斧。
潘凤使出自己领悟的“杏林慢斧”中的“钩”字诀,以斧刃下方勾住邢道荣斧柄,用力一钩,便是已经把邢道荣手中大斧钩得脱手而出。
一来潘凤武功要强于这“零陵上将军”邢道荣不少,二来在庐山董奉处潘凤得到教诲,现在不愿杀生,否则四个“零陵上将军”邢道荣这会儿都已经被劈死了。
眼见手里没了兵器,后面赵子龙又赶上来,邢道荣只得下马请降。
赵子龙见过潘凤,便一同缚邢道荣来寨中见玄德、徐元直。刘玄德见了潘凤,感叹昔日十八路诸侯会盟时,不禁唏嘘不已,便留潘凤于帐下为将。
随后带上邢道荣来,刘玄德喝教斩首。徐元直急止之,问道荣曰:“汝若与我捉了刘贤,便准你投降。”
邢道荣连声愿往。孔明曰:“你用何法捉他?”邢道荣曰:“军师若肯放某回去,某自有巧说。今晚军师调兵劫寨,某为内应,活捉刘贤,献与军师。刘贤既擒,刘度自降矣。”
刘玄德不信其言。徐元直却曰:“邢将军非谬言也。”遂放邢道荣归。道荣得放回寨,将前事实诉刘贤。刘贤曰:“如之奈何?”邢道荣曰:“可将计就计。今夜将兵伏于寨外,寨中虚立旗幡,待刘备来劫寨,就而擒之。”刘贤依计。
当夜二更,果然有一彪军到寨口,每人各带草把,一齐放火。刘贤、道荣两下杀来,放火军便退。刘贤、道荣两军乘势追赶,赶了十余里,军皆不见。刘贤、邢道荣大惊,急回本寨,只见火光未灭,寨中突出一将,乃张翼德也。刘贤叫道荣:“不可入寨,却去劫孔明寨便了。”
于是复回军。走不十里,赵云引一军刺斜里杀出,一枪刺道荣于马下。刘贤急拨马奔走,背后是潘凤赶来,一斧劈断邢道荣梨花开山斧,一把活捉过马,绑缚见刘玄德。
这边擒了刘贤,刘贤告曰:“邢道荣教某如此,实非本心也。”徐元直令释其缚,与衣穿了,赐酒压惊,教人送入城说父投降;如其不降,打破城池,满门尽诛。
刘贤回零陵见父刘度,备述刘备之德,劝父投降。刘度从之,遂于城上竖起降旗,大开城门,赍捧印绶出城,竟投玄德大寨纳降。刘玄德教刘度仍为郡守,其子刘贤赴荆州随军办事。零陵一郡居民,尽皆喜悦。
刘玄德入城安抚已毕,赏劳三军。乃问众将曰:“零陵已取了,桂阳郡何人敢取?”赵云应曰:“某愿往。”张飞奋然出曰:“飞亦愿往!”二人相争。
刘玄德曰:“终是子龙先应,只教子龙去。”张飞不服,定要去取。徐元直便教拈阉,拈着的便去。又是子龙拈着。张飞怒曰:“我并不要人相帮,只独领三千军去,稳取城池。”赵云曰:“某也只领三千军去。如不得城,愿受军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