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返回目录 阅读足迹 更多章节
第三百九十四章 亲至潼关,李泌献策
第(3/5)页

虽然李瑄说李隆基不甘寂寞,但他相信李隆基一定玩不过大权在握的七郎。

如果李瑄扫平叛乱,还复河山,在李隆基驾崩后小宗代大宗,让李隆基后代富贵,还能平息一下言论。

“父亲放心,孩儿心中有分寸。”

李瑄微微一笑,拍了拍李适之的手安慰道。

在李隆基活着这几年,他会打好国家根基。

等他登上皇位,就会颁布行省制。

这几年时间,李瑄和心腹大臣会慢慢筹备行省制。

也会完善常平新法,以及其他的策令。

“如果你的兄弟们能力不足,不必勉强让他们入公卿的位置。将来他们足够富贵了。”

李适之又向李瑄说道。

他指的是李瑄让他的兄弟担任光禄卿等九寺的位置。

“父亲不要操这种心了,兄长们能力不差,四兄还是明经及第。”

李瑄给他的兄弟任九寺高官自然是有用意的。

今后九寺除了大理寺外,都会退出历史的舞台。

大理寺的职责重要,李瑄觉得刑部无法兼容大理寺。

李瑄重视刑罚,而相当于“最高法院”的大理寺,还要再完善一番。

将来李瑄会把大理寺卿提高为同尚书一个级别。

李适之与李瑄一起回长安的路上,又聊了一些家常和李奕的成长。

现在李适之只问家事。

关于安禄山叛乱的事情,李适之没有多问。

安禄山一杂胡竖子,岂能和他家七郎相提并论?

其他更隐秘的事情,李适之也不好询问。

下午的时候,到达长安城。

低调起见,李瑄未走朱雀街,从长安东的春明门,直接进入道政坊。

李瑄说过平定安禄山叛乱前不设宴会,只是准备家常便饭,一家人简单吃一顿,饮了几杯酒。

当天李瑄未再处理政务,陪伴李适之。

李适之知道李瑄军政繁忙,多住在政事堂,他不想在秦王府打搅李瑄。

第二日,他就带着儿子们搬回平康坊。

现在宋国公府已改为陇西王府。李适之回来的消息,很快就传至长安。

无数人前往平康坊登门拜访,整个平康坊街道,从头到尾,全是车马。

南曲、中曲这些烟花柳巷,都没有陇西王府前热闹。

谁能想到,十来年前在青楼爆打李林甫儿子的那个少年,会能有如今的地位?

天宝二载三月的那一天,右相、左相的儿子在青楼打架,被长安人作为茶前饭后的逸闻趣事。

再看现在,朱雀街上永恒的画卷,不朽的诗篇延续。

人们看到结局,又看不透结局。

李瑄的亲戚本对李瑄处死李銙耿耿于怀,但现则挤破头往李瑄身边靠。

知道李瑄眼中不揉沙,所以凡是和李适之父族、母族有点沾亲带故的,都来求见李适之。

现在是陇西王,今后可能是太上皇。

但李适之深居简出,除了一些老友和从子、表弟之弟关系较近的亲戚,其余皆不见。

特别是那些当朝的官吏,管家会直接劝离。

为不惹李瑄不悦,李瑄的岳父裴泛和姜度都谨小慎微,拒绝见客,干好本职工作。

数日后,政事堂。

“…启禀秦王,南阳都督飞马禀告,大量叛军放弃攻南阳城,他们撤退得非常急,并留有一些物资。”

廖峥嵘向李瑄禀告截获的军令。

“南阳的叛军将领是武令珣、田承嗣,这二人都是叛军名将…”

李瑄想着起身到达政事堂旁的地图前,观察整个局势后,缓缓说道:“安禄山有可能要死守洛阳,与我决一死战。洛阳非固守之地,但安禄山除了决一死战外,别无选择。”

后世人皆知,安史之乱能打八年,全靠李隆基、李亨的微操。

李隆基若不逼迫哥舒翰出潼关,等着郭子仪、李光弼偷家,安禄山军心必乱。

李亨急需收复长安,在嘉山大捷,河北形势大好的时候,强令李光弼、郭子仪班师回朝。

使叛乱逐渐失控,且一发不可收拾。

李瑄总结历史的经验,主要将安禄山锁在河洛平原上。

潼关步步紧逼,上党高地布置强兵,河北平定,南阳死守,雎阳拦截。

四方包围!

现在安禄山欲收兵于洛阳周围。

第(3/5)页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都在看:悟性逆天,在现实世界创造五雷法直视古神一整年天渊陈青源董问君狩猎1970,从小姨子倒贴开始爽帝:从高平陵事变开始逆袭大秦:夺笋呐,祖龙偷听我心声!冯征秦始皇嬴政官道之权势滔天冯征秦始皇嬴政恶女挺孕肚进豪门,裴总迷成翘嘴重生归来侯府嫡女杀疯了大秦:朕准你当咸鱼了吗冯征秦始皇嬴政沉睡五十年,醒来儿子都成大佬了?穿越后,我觉醒了收徒系统星武剑尊寒假回家过年,高铁偶遇高冷校花她恶毒貌美,把阴暗疯批钓成狗直播算命:一天三卦,我功德无量了抗战之关山重重开局悟性逆天,悄悄修仙成圣情侣配对,男主找我这炮灰干嘛反派:开局判处主角宫刑,主角崩溃了重回1984:赚钱养娃把家忙都市:从救美入狱开始重回60:分家后,我靠打猎养活全家长庚剑仙天渊陈青源董问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