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征五号的试车台也就是2000吨级,高瓴这是想干啥?”
“管他想干啥呢,这样的工作才带劲儿!”
“高总需要我们在四年之内做出猎鹰九号对标产品,现在钱也给到了,甚至连重资产的试车台都给到了,甚至还申请到了大型风洞的使用权,这种条件,国家队也就如此吧!”
“何止!国家队你想用试车台,速度根本就比不上高瓴,按照民企的迭代速度来看,根本用不了四年,就可以搞出猎鹰九号出来。”
“有了猎鹰九号,高瓴就真的牛批了!”
“很难想象一个民营企业要和国家队pk!猎鹰九号ppt里头的干质比仍高达1646,leo(离地面几百公里的卫星轨道)是23吨,gto(近地点在1000公里以下、远地点为地球同步轨道高度的地球同步转移轨道)是83吨;对比起来,长征五号的leo是25吨,gto是14吨。几乎是同个量级的!”
“这只是ppt的数据,只要我们有打火箭的能力,后期就可以慢慢迭代了。”
“真的是太牛了,豪得完全就是让人头晕目眩啊!我的职业生涯里头,到处都是各种抠抠搜搜,要不然长征五号也不会搞那么久才搞出来,现在这个财力支持,两大国家队真的比不了。”
这新来的高瓴航天bu的员工,很明显对于高瓴的风格并不是很适应。
一上手就是一百多骨干和接近千名的其他各种工种的职员。
这还不算,现在直接玩商业航天公司想都不敢想的重型复合试车台。
直接对标国家队和nasa,以及spacex!
只能用壕无人性来形容高瓴这家公司。
而且现在据说已经开始在魔都大小洋山港附近建设大型的火箭制造厂了,和文昌进行发射台交涉。
多管旗下,这居然是玩真的。
而一些火箭爱好者,看到高瓴这样玩,也很是震撼。
商业航空领域,由于其一直缺乏盈利模式,所以很缺乏大型玩家。
这玩意儿要赚钱,就必须搞稀缺性的玩意儿。
比如搞空间站商业旅游,亚太空旅游,星链计划等等。
而不是帮这个小客户打个卫星,帮那个小客户打个卫星。
这玩意儿就是捡国家队的残羹冷炙,几乎覆盖不了十分可观的研发经费。
而要覆盖研发经费,又需要极为雄厚的,能够对标spacex的实力。
而这个,又是回到了故事原点。
所以国家提出商业私人航空,也有好些年了,但是玩家几乎都是小玩家,连一颗能够上到亚轨道的火箭都造不出的炮灰型公司。
那怎么玩?
所以高瓴的入场,那可就震撼多了。
星辰大海,还真不是空话!
“现在高瓴商业已经步入了正轨,挖的骨干也已经到位了。”
“而且我们还从nasa和spacex偷偷挖了几个亚裔工作人员,已经通过秘密渠道来到了帝都。”
宁远在和高怀钧专项汇报相关事宜。
高怀钧有些诧异地看着宁远,没想到这家小公司连nasa和spacex的人都可以挖来。
竞业协议看来是直接无视了。
不过,他喜欢!
这种秘密实验室,肯定需要进入的人员做好保密工作,西大那边知道了又怎么样?
他们又不敢派人来华国调查。
再说了,高瓴正在自裁之中,怕你个屁!
“试车台和火箭建造中心要抓紧建设,还有文昌那边也抓紧时间谈!”
“大几百个亿给到高瓴航天,还有高瓴中研院和高瓴芯片的辅助,搞不出东西来,真的无脸来见我。”
高怀钧严肃地说道。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