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乔正在试骑新车,调试着坐凳的高度和刹车的松紧。
听到胡元彬的话,她猛地捏紧手刹:“他想见我?他想干嘛?”
周乔对丁利珍的警惕从未放松,她视对方为潜在的威胁。
丁利珍的行为已经触及法律底线,尤其是涉及国棉三厂的重大案件,让事情远超个人恩怨。
尽管周乔没有直接利益关系,但案件的影响已波及整个工厂。
周云盛被周丽梅用刀伤害后选择不报案,使得这件事在治安所那里也没了下文。对于丁利珍的事情,真正的受害者是国棉三厂,而不是周乔。
林放过年时显得落魄地出现在胡家,请求帮助。他的母亲与三厂厂长之间的复杂关系导致两人同时被捕,而林放的父亲则因妻子的背叛决定离婚。
胡元彬虽然同情林放,但他也对周乔的关系网感到惊讶,在“蓝凤凰”开业典礼上,到场的不仅有工厂领导,还有治安局和市组织的重要人物。
面对林放的请求,周乔选择了拒绝。“我对林放并无恶意,但我对他家人无法认同。见他一面也无法改变现状,只会给他虚无的希望。”
她谨慎处理“蓝凤凰”的事务,确保自己的名字不与任何风险挂钩。
当谈到购买进口家电时,周乔向胡元彬寻求帮助。
胡元彬对她的外汇券来源感到好奇,但也乐于帮忙。
周乔总是慷慨地回报胡元彬的帮助,无论是买自行车还是这次的家电采购,她都愿意支付相应的费用。
最后,胡元彬告诉妻子周乔不愿见林放的消息,妻子认为这是明智之举,毕竟周乔已经有了一个更优秀的伴侣。
他们一致认为,不应再让过去的情感纠葛影响现在的生活。
在这个世界上,没有哪个男人会毫无缘由地大方。胡元彬就是这样一个人,只要他的妻子与任何男同事走得稍微近一些,他就会变得异常敏感。
有能力的男人或许不会小肚鸡肠,但他们对自己的伴侣都有着强烈的占有欲。
周乔容貌出众,因此需要更加小心保护自己。
尽管她从不主动招惹是非,但总有一些人会对她表现出浓厚的兴趣。
听说周乔打算购买洗衣机和电视机,甚至准备了外汇券以购入进口商品,这让胡元彬的妻子感到十分惊讶,半开玩笑地说:“胡元彬啊,你啥时候也能出息点,让我也用上洗衣机呢?”
在“蓝凤凰”开业之后,倒卖油渣的生意便宣告结束。
周丽梅和李凤莲负责日常看店,除了分红之外,每人每月还能拿到200元工资,在1984年这是一笔相当可观的收入。
虽然周乔坚持支付工资是为了让两人学会区分家庭和个人账目,但这也体现了对她们工作的认可以及提供了一份额外的零花钱。
当得知将不再参与店铺的具体运营后,周乔决定停止领取这份工资。
不过,为了帮助李凤莲和周丽梅转变观念,她暂时接受了这份报酬。
李凤莲觉得自己的工资过高,但她更看重的是通过这种方式表达对伯侄俩辛勤付出的认可。
亲兄弟明算账,只有双方都不图占便宜,合作才能长久。
随着服装店业务的稳定,周丽梅和李凤莲被固定在店里工作,而油渣生意则交给了陈旺达。
尽管陈旺达可能不会亲自经营,但他可以将这个稳赚不赔的小生意交给他的孩子们去打理。
在前往羊城之前,周乔给白秀莉和陈行琅发了电报通知他们。
毕竟,不出正月十五不算过完年,提前告知才能确保找到他们。
特别是对于陈行琅来说,他可能还在忙于春节前后的准备工作。
周乔的目标是成为凤城第一个推出新款春装的人,而不是继续销售冬装。
当服装店重新开门时,她注意到楼上的动静似乎预示着新的变化即将到来。
在国棉三厂,那些幸运分配到住房的职工们正忙碌着搬进新居。
丁利珍和前厂长因某些原因被调查,之前由丁利珍承诺的两个特殊名额也因此失效。其中一个名额转给了老郑。
周乔偶然间遇到了老郑的儿子,一位身有残疾的年轻人。
她无法想象这位年轻人曾经的模样,现在他的一个袖子空荡荡的,显得格外孤独无助。
面对新的居住环境,这个年轻人似乎仍难以接受自己成为残疾人的事实,脸上没有一丝喜悦之色。
尽管如此,老郑还是对未来抱有一丝希望,他对儿子说:“有了房就好了,你老姑说要给你介绍对象,以后日子就好过了。”
至于未来是否真的会好过,周乔心中并无定数。虽然残疾确实带来了巨大的挑战,但也有许多残疾人以惊人的毅力超越了常人,关键在于个人如何面对生活的挑战。
然而,这并没有改变周乔对丁利珍的态度,无论她的判决结果如何,周乔只感到一种解脱的欣慰。
另一方面,张萍为了支持女儿周紫萱的计划,咬牙从银行取出五千块积蓄交给了她。
周紫萱看着母亲不舍的样子,安慰道:“妈,别担心,我会让您赚到更多钱。”
张萍半信半疑地接受了,又开始担忧起店里的生意来,“今天连学生和老师都没来吃饭,长期这样下去可怎么办?”
小吃店的生意日渐萧条,对面黄嫂快餐却热闹非凡,即便需要排队等待,顾客也愿意选择那里。
周紫萱决定亲自拜访孙校长,想要改善小吃店的经营状况,但初次尝试就遭遇冷遇,孙校长的妻子称其不在家。
不过半小时后,周紫萱就在楼下看到了孙校长送客下楼的身影,显然她是被故意回避了。
周紫萱心里堵得慌。
强扭的瓜不甜,眼下孙校长正生气,她琢磨着通过写信来修补两人之间的关系。
有时候,文字比言语更有力量。
孙校长现在不愿见她,任凭她多么能言善辩也无济于事,但他总不至于连一封信都不看吧。
一旦开了头,就会有第二封、第三封信。
慢慢地,她相信能够改变孙校长的态度。
其实,县城高中的校长对周紫萱来说并不是什么大不了的人物。
她考上了京城师范学院,就算毕业后要当老师,回到县城一中的可能性也很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