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近傍晚,元家的大门外,车马接连,宾客络绎不绝。
闻悟与闻卿一边一个扶着妇人从北厢走过去,一路见到张灯结彩,好不热闹。走到一半时,妇人推开了兄妹俩,打起了精神。闻悟想要给她披上披风,却被她拒绝了。她带着俩兄妹一边走一边不时地指点,“那是二爷的三女儿,你们应该叫她伯娘……那是元文的三姐,你们该叫她一声表姐,但她早些年就出嫁了,夫家在泰明府,所以平时很少回来,还有……”
与此同时,妇人也在与一些人打招呼。她在元家呆了近二十年,由于性子温婉,因而人缘不错,偶尔还会停下来与人说笑几句。
闻悟、闻卿跟在一边,只能当个小跟班。虽然从小到大在元家长大,但是他们住在北厢,没事很少跟元家的人来往,因此只有节庆的时候才有机会见到这些七大姑八大姨。他们也记不住,就是妇人让他们叫人就叫人,转过头就忘了。
“咳——”
妇人捂捂嘴。
闻悟一惊,“娘?”
妇人按按他的手,微笑摇头。她带着俩人到了东厢,可这时的东厢早已人声鼎沸,元家的大当家元劲松和元文都在大门口迎宾,只有大房的几个夫人在安排宾客的坐席。妇人却是不急,她与人相识,很快就跟大房的一个偏房打了个招呼,然后又是一番寒暄。期间,闻悟将礼物送了过去,对方就欣然笑纳,说了几句客套话,然后将三人引到宴席的一角。
闻悟不是第一次参加元家的家族聚宴了,这种安排早已习惯,倒没什么。他见到妇人面色有些不对,上前扶住她,“娘,您坐。”
妇人抓住他的手,点了点头。
然而,还没有等她坐下来,在宴席中央那一边,元青松特意带着三房和元浩走过来了。这一下,周围不少人纷纷瞩目。
“弟妹。”
“三哥。”妇人不经意地一皱眉,站直了,稍稍行礼,“好久不见。”
“哈,确实好久不见了。”
元青松打个哈哈,然后看了看闻悟和闻卿,笑道:“这是,闻悟和闻卿?哈哈,几年没见,两个小家伙都长这么大了。”
“呵,哪里,悟儿,卿儿,叫三伯。”
“三伯。”
闻悟是面不改色,闻卿就有些不情愿,扁了扁嘴。
元青松却不以为意,‘呵呵’地点了点头,然后看向闻悟,皱了皱眉。虽说过了两天,但闻悟脸上的瘀伤还残留这一些,细看还是很清楚。元青松板着脸,回头叱道,“元浩!还不给你闻悟哥哥道歉?还有你,无理取闹,给弟妹赔个不是!”
闻悟一怔。
元浩‘哼’地扭过头去,看都不看这边一眼。反而是三夫人一改常态,虽然不大甘愿,但还是做个万福,“那日是我不对,请姐姐不要见怪。”
不等闻悟三人反应过来,元青松又是一甩袖,狠狠瞪了她一眼,这才再回过头来,叹了一口气,歉然地道,“弟妹,那天的事,我已经听说了,自家孩子小打小闹的,难免有些磕磕碰碰,我已经好好训斥了他娘俩,希望你不要放在心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