虎头,在想小虎头,又想到小小虎头,忽然他看到脚下的泥土,似乎有些不对,这一行本就龙蛇混杂,其他行的技术活总要懂一点,这土被人翻过,这群该死的地耗子,虎头想要不等下去京兆尹找自己认识的那个师爷,顺便报报案。
这是极其损阴德,按照长生道那群大仙说的话,死后入地府要被酷刑的,可断人财路,万一被报复,虎头又是在纠结,这时他忽然毛骨悚然,背后有什么在看他,一阵阴风吹过。
这大胆的虎头连忙磕了三个头,溜得没眼了,去京兆尹吧!那位算自己师兄的师爷,肯定备好这北边的醉死马,自己要不悄悄的偷懒,不指望管,也要躲开那姓郭的捕快,自己还要悄悄的问问师兄读书好不好,那个状元怎么样?
算了,不要读太多,不指望小虎头成为状元郎,也不指望多一个憨憨的刑部侍郎,做个师爷怎么样。
小虎头,多久你爹虎头可以看见你。
——
有一处小院,处在山清水秀的环境里,一位朴素的妇人,典型的农家女子看着院中的秋千发着呆,这么多年了,还没有个孩子,自己那书生丈夫如果不是个好人,恐怕早就以七出把自己赶走,邻居好多多嘴的老太太总是这样说。
越说妇人越怕,当初自己是怎么遇上那位书生呢?是自己爹给了书生一口饭,现在他的女儿要帮书生翻晒书籍,她看不懂,丈夫想教,她也学不会,还不如多种一些吃食,后来丈夫做官了,后来丈夫回来了,还是这小院子里,拖了个关系,去那大户人家做先生,几十年了,这小院子依然平静。
只不过几年前,丈夫带回来一个长得好看的孩子,挺俊的,跟个姑娘家一样,起初妇人还以为是难带的孩子,自己的丈夫对他毫无办法,那老实的书生是板子也不敢打,狠话也不敢说,只是在之乎者也,想到这妇人笑了,这个孩子是坐在那颗树下,一边读书,一边小嘴甜甜的跟这个师娘问好,这小家伙倒是不跟老师学道理,倒是跟师娘学道理。
可砍柴倒水,煮饭有什么道理,真不懂这孩子怎么想的,只要开开心心的就好,你心思也别太重了,作为小孩子开心就行,妇人手摸了摸大树,这颗树是孩子来时种下的,后来孩子弟弟来了,用种下一颗。
这是一件好事情,孩子多了好哦!尤其是兄弟两个多是不错的孩子,这是多大的缘分啊!自己小时候听村里的老者将,师父算半个爹,师娘算半个娘,这么一算自己就是一个娘,不对,一个半。
她望向那个秋千,两个男孩子为了照顾妹妹,于是就在院中,两棵树下做了这么一个秋千,一个读书,一个陪妹妹玩,看着摇起来的秋千,小丫头那好看的面容,一定又是一个美人胚子,一定能嫁的出去,农家人不懂三从四德,好好操持家业最为好,这小丫头以后一定能嫁个好人家,这两个男孩子以后一定能当大官。
“哎!”妇人叹息一声,将几本陈旧泛黄的书放在秋千上,日子久了白纸变成这般,好在这墨色挺不错的,有一本书放在上面倒是吸引了妇人的注意,这上面那个年纪最大的孩子,写的字潦草的看不懂,他弟弟的字倒是写的工工整整的,四四方方的,而一个漆黑的小手印让妇人的眼眶湿润。
她想起那一日,兄弟两个被罚在秋千下面抄书,这么小的孩子怎么不能去玩了,有些责怪丈夫,丈夫也有些责怪她,只因她先是拿糖,后是送来点心,书没抄多少,三个孩子倒是肚子鼓鼓的,那个小丫头看着哥哥写字,眼中满是羡慕,结果他大哥说:“以后我家也出一个女秀才咯。师娘,谁说女子不能读书。”
读书好呀!女孩子读书也好呀!妇人一边笑一边喃喃道:“三个孩子多好,只是心思重了点,开开心心的挺好的。”
“周家媳妇…”远处出来乡间老太太那大嗓门,妇人的表情变得苦涩,有得说那些事情了,她放下最后一本书,看向山的方向,就像看着她丈夫,那姓周的秀才一样。
“刘姥姥,这几天米又贵了不少,还让不让咱们吃饱了。”
妇人听说,那最大的孩子,还有一个姐姐,四个兄弟姐妹,真的好,真的好,这不就是两个好字吗?
在过几年就老了,是该劝丈夫生个孩子咯!自己一人哪能生的出来哟。
——
户部最近一直在加班,所有人叫苦连天,只有那刘主管,不在意休沐的时间,仔仔细细的对着每一笔账目,为何如此呢?是尚书大人下令,要在年前把这死账,烂账,破账给清空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