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着不用烧火就可以煮熟食物的铁桶,众人直呼羡慕。
而稍微,还有另一个颇费材料的视角。
【接下来第二道菜是同心生结脯。
我的理解,它可能就是一种打了结的肉干。
我们把猪肉、牛肉或者羊肉先切成细长的薄片,再将肉片来回切成连着不断的肉条。
给它们加调料腌制入味之后,就可以用这些细条编出各种各样的肉结了。
唐朝人其实对吃食方面就已经十分的讲究了。
比如烧尾宴最着名的二十四节气馄饨,就是要用24种不同的馅料做出24种不同花型的馄饨;
再比如烧尾宴中着名的看菜,素蒸音声部,只用白面捏成多位鼓声吹瑟的面人,摆在案桌上的菜品,成品栩栩如生,与席间的歌舞相映成趣,十分气派。
可见,在唐朝,煎炸蒸煮就已经不能满足他们的口腹之欲了。
而自古以来,从结绳记事再到张灯结彩再到喜结连理,“结”,一直存在于华夏人民的记忆和生活中,象征着团结、和谐、美满和幸福。
而唐人将这种美好祝福通过美食入腹于心,更是代表了唐人盛世的雍华,也是对生活的一种美好祝愿。】
民以食为天,作为老祖宗级别的吃货更是想着让天幕多多益善。
皇帝们虽然常常被人说帝王不可看重口腹之欲,但他们皇帝也是人啊,对于好吃的又怎么能做到毫不垂涎。
吃着羊腿的刘邦恣意畅快,也多亏了现在秦汉时期内是真没吃的啊,就算是始皇帝那也只有喝小米粥的份。
后面唐朝倒是过得痛快,就是看着太复杂了,当然做起来也是。
不过对于后世也是很好的考古啊,传承于后世也是应该的。
人们想到连菜谱都偷的国家,估计也真没什么好吃的了。
还是他们会吃,口腹之欲怎么了,人生来不就是要吃喝拉撒的。
听到还有馄饨,二十四种馅,是真能实践啊。
大唐百姓们挠了挠头,虽然他们是比以前的人生活好了很多,也可是陛下的功劳啊。
没有陛下,他们也不能安稳度日了。
他们就是太宗陛下的粉丝!有了陛下,才有他们的好日子,可以填饱肚子就不错了。
明清时期的人嘿嘿一笑,他们可比前面的人吃的更好。
大清更是骄傲,红薯玉米等作物他们是最接近后世的,也不看看他大清的人口数量,那可谓是领先各朝!
乾隆此刻腰板挺直,四万民众也是因为他们爱新觉罗才有好的生活,要知道多少人还吃不上饭呢,多为生计筹谋,少打听不该打听的事。
苏轼吃着东坡肉,现在隔三差五朝堂的同僚就来他这蹭饭。别说,吃的是愈发圆滚了。
作为知名的旅游家和美食达人,现在可谓是痛并快乐着。
袁枚自己记录的烹饪技术也是不在少数,但自己却是信奉‘君子远庖厨’,可菜肴点心、美酒名茶,从选料到品尝他也是一点没少涉及。
就连吃货鼻祖的孔老夫子,那也是无肉不欢的人,看着天幕上细致的做法,耐心记录着,方方面面,都是好东西啊。
【编好的肉再经过长时间的风干,就可以变成带着花的肉干了。
这大概就是唐朝人的风情雅趣了。
而第三道,吴兴连带鮓,就更有意思了。
是用浙江吴兴一带特产的鲤鱼腌制加工而成。
鲤鱼,从古至今就是福气将至、平步青云的象征。
而在唐朝,“鲤”同“李”,天子之姓。虽然有法律明令禁止捕捞鲤鱼,但依然挡不住唐朝人对鲤鱼的向往。
船头有行灶,炊稻烹红鲤。
这是大诗人白居易尝鲤泛舟的闲适。
良人玉勒乘骢马,侍女金盘会鲤鱼。
更是王维描写鲤鱼是那个时代的珍馐佳肴。
这次我就打算把鲤鱼摆成龙的样子,最后再烧掉鱼尾,也正好寓意着鱼跃龙门鱼化成龙。】
看着纸上的红鲤,众人也才想起开头前的一幕。
着实是个好兆头。
听见自己诗句的两大诗人也没想到还有自己的一段描述呢,对于珍馐玉酿,他们享用的同时也没少用笔墨描绘,若是兴头上来,作诗更是常态。
人们算着视频进度,想着难怪这南翔需要找人帮忙呢,光是自己都要完成好几样,一整套的下来,是个人都得累趴下。
学子们看着天幕,也希望图个好兆头,在来年能金榜题名。
【“尾巴”在古代是一个充满魔幻色彩的器官,不管是在唐人传奇还是清末志怪的小说,妖精鬼怪想要跳脱本界重回三界,不仅得修炼上千年才能幻化人形,还得来一次痛彻心扉的断舍离“烧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