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子俩就这样僵持不下,谁也不肯让步。
傻柱心里着急,却又无可奈何。思来想去,他灵机一动,想到了刘之野。
在何秋心中,刘叔的话一向颇有分量,或许他能说服何秋回心转意。
于是,傻柱决定请刘之野出面,希望他能帮忙劝说何秋。
而刘之野却将反过来劝说傻柱,“这儿孙自有儿孙福,当父母的也不能过多干涉他们的人生……”
刘之野拍了拍他的肩膀,语重心长道:“柱子,家业固然重要,但孩子们的志向更为可贵。
何秋在军营里磨练了这么多年,早已不是当年那个纨绔小子啦。
他也有自己的抱负和追求,你作为父亲,应该为他感到骄傲才对。”
“或许……是我太固执了。”傻柱喃喃自语,眼中闪过一丝释然。
刘之野见状,欣慰地笑了:“你能这么想,何秋一定会很高兴。
何秋这孩子不错,虽然身在部队,但心里始终惦记着家里。
你若是支持他的选择,他必定会更加努力,不辜负你的期望。”
傻柱点了点头,心中的结似乎解开了不少。他抬起头,目光坚定:“好,那我就依您所言,不再强求他回来。
不过,我家这饭庄也不能没人继承。
我得好好想想辙,哎,让何秋快些结婚,给我早些生个大胖孙子不就成了吗?”
刘之野笑着道:“这主意不错,你这是大号不成,改练小号啦!”
“什么大号?小号的?您是说乐器吗?”傻柱脑门上三个黑人问号。
……
正在被自家老爹心心念叨的何秋,却在前线无暇他顾,作为精锐的侦察部队,他们又接到了一个重大任务。
5月初的一天,何秋作为副大队长正带领一个中队的战士奉命行军至滇省边陲地区,在这崇山峻岭之间藏着一座名为石笋村的小村落。
部队到达石笋村后稍作休整,便准备按上级指示去执行抵近侦察的战时任务。
这个石笋村拥有着极高的战略价值--在其正对面不足20公里的地方,驻扎着一支敌军特工分队。
这支队伍接受过多年战争的洗礼,拥有丰富的战斗经验。
这帮“白眼狼”时常借夜色掩护非法越境,甚至还在边境线布下雷区炸伤我军士兵。
为打击这股敌人的嚣张气焰,上级命令何秋他们直插敌方腹地抓捕俘虏,同时还要做好为我军炮兵提供精准的地面引导的任务。
而炮兵的目标,则是修建于一处无名高地上的悦隽瞭望所。
肩负着组织的重任,侦察大队百余名官兵急行军潜入了“白眼狼”境内。
凌晨时分顺利到达预定地点的侦察大队迅速呈战斗队形散开,漆黑的夜色和茂密的植被为侦察队提供了绝佳的天然掩护。
将士们全神贯注紧盯着前方的一举一动,聚气凝神捕捉着转瞬即逝的战机,战争和死亡的气息也在此刻悄然弥漫。
刘小涛手持夜视仪仔细观察着敌军阵地,他们潜伏的位置距离敌军驻扎的村子甚至不足500米。
战场上不足500米的直线距离代表着已经进入对方的射程范围,更意味着从这一刻开始,随时可能面临牺牲生命的战斗性减员。
一夜无眠的侦察大队始终处于精神高度紧绷的状态,刘小涛则更是丝毫不敢松懈。
天刚蒙蒙亮的时候,他已经把绘制好的关于敌军哨所及其驻地坐标位置的信息发回给了指挥所。
看似静谧的环境下实际暗流涌动,战斗的气味越发浓重了起来。
突然,一名端着步枪的男子闯入了刘小涛的视线范围,并快速向他潜伏的地方靠拢。
在二人相距不足20米的时候,这个家伙好像发现了些什么,挥着两支胳膊大喊大叫。
带队的副大队长何秋果断扣动扳机,放倒了眼前的敌人。
枪声一响侦察队的位置也随之暴露,附近盘踞的敌军怪叫着开始冲锋。
见此情况何秋毫不犹豫地呼叫炮火支援,并大喝一声率领着侦察队集中火力开始向越军和他们的营房发动进攻。
满载愤怒的炮弹呼啸而至,直把敌军打的抱头鼠窜。
身形暴露在火力攻击范围内的敌军顷刻间死伤过半,但其他部队却悄悄来到140高地,他们妄图攀爬至山顶对我军进行迂回包抄。
而这时双方相距甚至不足400米,毫不夸张的说只要翻个身鼻尖就能碰到对方的刺刀。
在144高地制高点的抢夺战中,侦察大队的勇士们再次把敌人打的溃不成军。
战斗中有3名士兵被炮弹弹片炸伤,所幸没有任何人员牺牲。
接到返回驻地的命令后,侦察大队迅速从战区撤离沿着原路撤退。
但返程之旅却一点都不轻松,不仅要时刻提防敌军伏击,还要绕开路上的地雷,因此侦察大队的每一步都走得格外谨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