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炊事兵,在“白眼狼”战场,到底经历了什么?
让他毅然决然凭着惊人的毅力,以9天8夜的时间爬回祖国?
这还要从刘喜顺进入“白眼狼”战场说起。
刘喜顺是蜀省人,1958年出生。
去年入伍,这一年他刚好20岁。
入伍之后被分配到了xx师448团一营重机枪连炊事班任给养员。
给养员的工作,就是每天骑着三轮车到农贸市场购买日常做饭的原材料。
比如购买米面粮油蔬菜等,以及生活日常的所需品。
对“白眼狼”反击战开始前夕,他随所在部队一起被调往前线,准备对敌作战。
在对“白眼狼”反击战的过程中,刘喜顺所在的部队并没有立即参与作战,而是在等候命令,伺机出击。
但奈何在友军强大的攻势下,反击战很快结束了。
刘喜顺他们一直没有得到上战场的机会。
同样是一起来到前线的,同样是做好了一切战斗的准备。
其它兄弟部队,早已在战场上打得热火朝天。
而自己却只能待命出击,直到战争结束,他们也没有接到作战的命令。
再看看那些已经完成作战任务的兄弟部队。
从“白眼狼”撤军后,别的部队受到了国内群众的热烈欢迎,立功嘉奖不断的时候。
刘喜顺彻底坐不住了,他们向前前指请战,请求让他们出境作战。
但对“白眼狼”的惩罚目的已经达到,各部队已经开始回撤,已经没有什么仗可打了。
但是,150师却一再请求出战。
因为150师在战前补充了大量的新兵,这些新兵从来都没有上过战场。
即使没有什么大仗可打,让战士们到战场上感受一下也是可以的。
最终,做镇前线指挥部的刘之野考虑再三后便同意了150师出境的要求。
他们的任务是执行掩护回撤部队安全。
3月6日,150师全师出动,前往前线。
坐在出征的卡车上,战士们心潮澎湃,内心非常的激动。
尤其是一些从没上过战场的新兵。
此时这些从没上过战场的新兵,在激动的内心下,可能并不清楚真正的战场到底意味着什么。
其实,就在150师出征的前一天。
也就是在3月5日这一天,夏新社发表声明,宣布自卫还击效果已经达到,夏军边防部队开始撤军。
但是在夏军撤军的过程中,敌军会随时发动反扑。
所以说,虽然夏军决定撤军,但战斗并没有结束。
因此,150师入境以后还是多少有些仗可以打的。
事实也是这样,150师入境以后,尤其是刘喜顺所在的448团还曾全歼过一个山头上的敌军。
这对于一个新兵较多的部队来说,绝对是一个不错的成绩。
但接下来发生的事情,却给448团在自卫反击战当中留下了一个永远的伤疤。
在基本完成掩护回撤部队的任务以后,上级命令有序回程国内。
接到命令后,448团也按时出发回撤。
当时,上级命令448团分两路回撤,目的是可以最大限度地收缴沿途的物资。
而就是这种分歧,最终导致了重大问题的出现。
当时,448团团长带一队,团副带一队。
而刘喜顺所在的一营随团长所带的这支队伍搜索回撤。
当时夏军基本处于胜利回撤的阶段,在很多人的心里就有一种轻敌的思想。
他们认为敌军已被打退,已经没有力量再组织反攻。
因此部队在回撤的过程中,基本上没有做任何的防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