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会儿刚表演完一段相声,但咱们不能歇着,给您各位来一段快板儿,您换换耳音。”
长春社团的观众堆当中。
一个年轻演员在表演完相声后,抹了抹额头上的热汗,二话不说拿起快板给围着自己看的人打了一段。
他打完,立刻拉着捧哏的来一段。
捧哏的能耐功底一样不含糊,接替逗哏一样来了一段。
算是各自的接替休息。
正是看见他们,石付宽虽然不认识,内心却大有感动,卖力不卖力一眼瞧得出来。
不是在剧场里面那种劲头,是豁出命一般的演,生怕观众不喜欢,生怕观众走了。
感觉和状态,如同当初04年的德芸社。
那时候的德芸社一样怕观众走了,一样不得不卖力,为此是一段不错的时光。
但是现在的德芸社不一样了,现在的德芸社根本不怕观众走,之前还有演员赶观众的。
表演了几段。
陡然两个人在接到消息后,心情澎湃起来,没想到石付宽石先生竟然会来他们这里帮忙表演一下。
石先生在他们心中,那是极其利害的存在,和侯先生上春晚无数次,还是十大笑星之一。
永远无法替代的存在。
于是立刻请了出来。
请出来围观的两百多观众集体欢呼和鼓掌,哪怕有的正在拿着手机拍摄都要赶紧放下再鼓掌。
声势浩大。
石付宽站在中间高兴。
旁边的于迁忍不住多解释一下,“借两位演员的地方露一个脸,之前说过要参与这种形式的撂地。”
“对。”石付宽接话,并给予一定鼓励,“刚才的那两位演员表演得非常好,这种卖力的演员少有,大林邀请他们过来是正确的决定,两位叫什么?”
石付宽询问他们的名字,两个小辈演员一边擦汗一边说了名字,他们其实也是学着汇林社演员的劲头来,孟鹤糖那种大火的演员都表演得厉害,他们只能更加卖力。
“很不错,如果每个演员能卖力到这种程度,相声不愁发展。”
“没。”两位演员连忙回复,“多亏了大林班主,是他忙里忙外弄了这一次街道,要不然我们在小剧场里面没多少人,我们平时百多人就算烧高香不亏钱了。
所以真的很感谢大林班主给的机会。”
话语发自肺腑,不管是围观的观众还是于迁和石付宽听见,心里莫名感受到了一丝心酸。
火的永远不是相声,只是德芸社罢了。
民间热爱相声的演员,永远难以发展,全凭一腔热血。
如今有了这种曝光的机会。
又一个个替他们高兴,因为刚才的功夫,所有人都瞧见两个人厉害无比,非常有眼缘。
只要曝光机会足够,他们成为引人注意的存在并不困难。
石付宽继续开口,“今天的形式比较新颖,能举办这种形式大林的确没少花费功夫。希望大伙儿能多多来观看,不过废话不多说,咱们是不是要表演一段来着。”
于迁在旁边道:“没错,来一段。”
师徒两个人表演一段传统相声。
说的过程一开始还好,一两百位围成一群看,陡然路过的人听说里面是于老师和石先生后。
一传十,十传百的,十分钟的功夫又多了许多的观众。
导致秧台媒体都立刻多派人过来进行拍摄。
两位表演的镜头,对于相声街道来说一样是一种宣传,到时候播放出去会吸引人。
至于郭启林,他没有参与其中。
人太多了,需要他来帮忙管理管理,看看演员们有没有哪些地方需要帮助的。
好在一上午没有什么出错的地方。
已经实验过一次,所有演员知道自己该做什么不该做什么。
“太漂亮了,感觉咱们这一次史无前例啊。”
暂且的休息一会儿,烧饼一边在休息室喝水一边向着其他满头大汗的演员吐槽,展现自己的高兴。
其余人纷纷附和。
同时看看进来的大林班主,心里对他的感激不言而喻,这是不要求回报的给流量给饭碗。
往后他们小社团的日子注定好过一些。
如果好过一些,打心底里愿意跟着他们干。
或者往后去自己所在城市开分社,累死累活都要帮忙。
郭启林不图这些,进来开口道。
“马上要来到上午的尾声,等会儿一块儿出去露个面,露完了吃饭,然后一块儿准备下午的表演。”
“好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