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议开完,一群人陆续分散出去活动活动,观察一下现场。
不看不要紧,一看所有人吓了一跳。
七点钟过来的,开会一个小时,八点钟。
结果这会儿来的人已经十分恐怖。
红男绿女的闲逛在街道周围,数不清多少,但所见地方全都是人影晃动。
和他们所想的早上不会很多人,完全唱着反调。
“哎哟呵,我鸡皮疙瘩起来了,过去这街道哪见过这么多人。”
“真到九点得多少啊。”
演员们一个个感叹,同时媒体们赶紧过来采访路人采访演员。
不仅一些小媒体,就是一些大型的燕京媒体,甚至秧台都过来看一看画面,并好好的给郭启林、于迁等人做着专访。
“请问你们这一次举办相声街道的演出,初衷是什么?”
汇林社的影响已经偌大,秧台媒体真切的询问。
“希望演员们体验一些前辈的艰辛,并通过面对面演出提高演员的技艺。更重要的是观众能有全新的感受。”
“那么演员演出收入方面是怎么计算的?靠着观众打赏吗?”
“演员可以接受观众们的礼物,但由于各种影响金钱演员是不接受的,主要汇林社来对演员进行一定的补贴。”
“那汇林社在这种演出下有收入吗?不一直贴钱?”
话题问得越来越隐私,但郭启林也是要专门告诉的。
好让越来越多人里里外外了解这是一个什么经营模式。
“首先汇林社在这方面没有金钱投入,就是演员演出。只要演员努力,汇林社会多鼓励这些年轻演员演出,共同进步。”
“未来会有更多相声社团加入吗?”
“未来需要看情况,如果举办的好会邀请,不过那是之后了,目前街道就这么大,还需要调整。”
……
专访结束。
秧台的媒体起身去拍摄街道的实际情况。
“大家好,我现在在汇林社主办的相声街道上,大家可以看出来非常火热,已经有很多人等候。我看一下时间,距离开演时间还有不到一个小时。
这不到一个小时里人员如此之多,相信会爆火,我们拭目以待。”
整条街道还没有开始演出,但各地有各地的热闹。
郭启林望一眼后,一转身跟着师父准备去迎接人。
师爷说要过来,应该差不多到达。
早上八点四十分。
石付宽和几个年轻一辈儿坐着车子到来街道附近停车场,到达那一刻,郭启林和于迁早早等候。
“师爷,您来了?”
“来了,走,咱们赶紧去看看。”
不留几个人寒暄说话的功夫,七十多岁的石付宽迈步赶着去瞧瞧热闹,生怕晚一秒便没了。
师爷的劲头,郭启林苦笑,到时候准要表演,还拦都拦不住的那一种。
好在今天天气不太热,应该没太多问题。
而来到街道,石付宽站在屋檐下心花怒放。
街道不窄也不宽。
平时看着不像是会聚集人流量的地方。
今天阵仗却如同集会一般,快要达成人挤人的程度了。
为此已经有安保人员在附近看着。
“这就是主要的地方吧。”
“对,您瞧瞧怎么样?”
于迁颇为自己的徒弟高兴,第一时间炫耀。
“还没准备啊?什么都没有?”
“当然什么都没有,没开始呢,不过您千万要注意点,别挤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