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孙淮不悦道:“同志,你这眼神,我怎么觉得你在骂我。”
“绝对没骂你,就是第一次见这么奇怪的事”在,赵远洋笑着道,“不过你放心出村,李院长医术特别厉害,出去肯定没问题。”
“行吧,那我试试。”
他特别激动。
相信老爹的眼光,李明清肯定有过人之处。
说不定他真能出去见见外面的世界。
李明清从兜里掏出一瓶药水:“每天睡前喝一盖,三天后我来接你。”
“这是什么?”
“强身健体的药,先喝着。好好处理你爹的后事,办后事用的东西下午我让人送过来。”
“李叔,不用麻烦,我爹早就备好了。”
公孙淮无奈道,“我没出生他就把死后的要用的东西准备好了,我是他老年得子,他没想到自己能有后。”
李明清:“节哀顺变。”
回程路上。
赵远洋欲言又止,实在忍不住道:
“李院长,那人会不会是骗子?”
“正经骗子可说不出一出村就生病晕倒的鬼话,这么离谱应该是真的。”
“是挺离谱的,你这么轻易就答应老头照顾他儿子?”
“他那么大个人不用照顾。”
李明清想起老头临终前的话。
知道他是外来人,是有真本事的。
“好莫名其妙啊”, 赵远洋吐槽道。
“可不嘛”,李明清笑了笑,“是挺莫名其妙的。”
“我突然怀疑这小伙子是赵四留的后手,故意和你套近乎,其实心里没憋好屁。”
“难不成赵四会算?”李明清打趣。
赵远洋叹气:“是我想多了。”
“没想多, 猜测的合情合理。但当我相信那位老人,公孙淮和赵四不是一伙的。”
警察忍不住劝道:“李院长,你还是要多加小心。”
“我心里有数。”
赵远洋看着车外飘过的杨树,感叹道:“真的好地方啊。”
“是地方好,还是找出的文物好?”
“都好”,他龇着大牙嘎嘎乐。
想起满满两大车的文物就高兴啊。
博物馆的展览柜又可以增加展览品了。
接下来两个星期得特别忙。
李明清笑了笑:“早知道这么多应该让朱鹤清一起来。”
“我早晨喊他一起来,但他忙着修补古画。你不知道他工作起来有多专注,和他说话他根本不搭理人。”
赵远洋吐槽,“不过他修古画确实有一手。”
“精细工作,特别适合鹤清”,李明清称赞道,“我看过博物馆修缮的各类文物,技术非常好。”
“这就不得不提当年吃的苦了,哎,好汉不提当年勇。”
他一副高深莫测道。
李明清笑着道:“来,说说当年的英雄事迹给我们听听。”
“其实也没什么好说的,当学徒挺累,但跟着老师傅学到不少东西。”
“你师父应该不简单吧?”
“我师父是清朝的督陶官,对器物制作要求非常苛刻。我当时年纪小, 根本不懂制瓷工艺。师父把我扔在瓷窑,和工匠同吃同住,学了不少真本事。后来师父又亲自带我,不仅学陶瓷,还学金银器具的锻造和琴棋书画。”
李明清点头道:“你有一位好师父啊。”
“是啊,可惜我还没来的尽孝师父就突发急症走了”,赵远洋遗憾道,“好人不长命啊。”
“你师父看见你现在的成就会特别欣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