确实是这么回事。
上次在隔壁村挨家挨户调查了一整天。
都是些零碎的事。
构不成犯罪。
“走吧,去赵四家”,李明清道。
五位警察三人在前,两人在后,李明清和赵远洋在中间。
红砖绿瓦,气派的大门。
只是房门紧闭。
敲门敲了两分多钟,一直没人开门。
警察去隔壁敲了敲门。
很快,一位老大爷开门出来。
在看见警察后,他道:“警察同志,有什么事吗?”
“赵四家几口人?”
“就赵四,他爹娘去年刚离世。”
“大伯,他没娶妻生子吗?”
“哎,赵四这孩子哪儿都好,就是脾气爆,之前娶了个媳妇被他打走了,后来一直没娶。”
“谢谢大伯。”
老大爷说完立马进院把门关上。
警察撬开大门的锁,进到赵四家。
一进院子就看见各种陶器,一看就是从墓里弄出来的。
赵远洋叹气道:“赵四真不忌讳啊,死人用的东西他摆了一院子。”
“这些很有考古意义。”
李明清笑着道:“但不值钱,要不然赵四不可能在院子里摆这么多。”
“说不定有漏网之鱼”,赵远洋看了一圈。
“没有”,李明清指了指屋里,又指了指灶台,“这两个地有好东西。”
“灶台?”
“不是灶台,是灶台旁边的柴火堆,下面是地洞。”
赵远洋不可置信道:“我嘞个天,火眼金睛啊。李院长,真的假的?”
“去看看就知道了。”
李明清走在前面,把柴火一推。
一块铁板出现,铁板旁还有一把锁。
他蹲下拿出铁丝放进锁孔,一秒钟,锁就开了。
五位警察同志目瞪口呆。
锁开的比他们还快。
“李院长,专业开锁三十年吗?怎么做到这么丝滑的?”
李明清笑了笑,“小时候闲着没事就钻研开锁,练出来了。”
赵远洋竖起大拇指:“处处有惊喜啊。”
警察打开铁板,露出地窖。
有一把梯子。
李明清挽了挽袖子就要下地窖。
警察连忙道:“李院长,我先下吧。”
赵远洋拉住他的胳膊,怕他滋溜一下下去:“对,刘院长,咱先一等。”
“好,你们先下。”
李明清把手电筒递给警察。
警察不好意思道:“谢谢,还是李院长有先见之明。”
他们确实没带手电筒,地窖里黑灯瞎火看不清。
赵远洋麻了,“在下佩服,李院长,你怎么能想的那么周到。我很好奇你的包里装了多少好东西?”
“百宝箱”,他拍了拍背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