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都大手大脚的,从国库往外掏钱,那一年到头下来,别说结余了,国库不亏空,不欠债,都难说。
“今年冬天的两场雪下的好啊。”李世民笑着感慨:“另外,城外的作坊,也都已经步入正轨了,金吾卫的将士们,都穿上了暖和的棉衣,怀仁,你说,将来西域来的棉花,能不能让大唐所有的将士们,都穿上棉衣?”
李复闻言,放下了碗筷。
“小了。”
“恩?什么小了?”李世民问道。
“格局小了。”李复嘴一撇。
“格局?”李世民疑惑。
“什么西域来的棉花?怎么就不能是大唐国产的棉花?”
“什么?大唐的好地都要种粮食?”
“西域的地不就是大唐的地吗?”
“自古以来,那片土地就是”
“哦,现在不能这么说,但是得让后人昂首挺胸的这么说啊,自古以来,那里就是大唐用来种棉花的地。”
“懂了吗承乾?”李复看向李承乾。
李承乾目光中闪烁着炽热。
“王叔,我懂得。”
李世民看着叔侄俩人一唱一和。
“你懂什么?你”李世民抬了抬手,但是又不知道该说什么好。
毕竟这个话题,先前讨论过。
只是暂时搁置下来。
搁置的理由也很简单。
大唐做事,要讲究一个师出有名。
若是没有这个“名”,这个主意,连朝堂都过不了。
“算了,这事儿,以后再议,两年之内,不要再提了。”李世民说道。
“是。”李复笑着应声。
现在大唐跟西域三十六国,还在蜜月期呢。
李世民也享受着天可汗的名号。
大唐灭突厥的余威尚在,西域三十六国还听话呢,等过上一段时间,他们见大唐也没有什么心思管他们,他们在丝绸之路上,自然也就要更加活跃起来了。
丝绸之路贯通东西,这条路上往来不绝的商人,携带的,都是巨额的财富,怎么会有人眼睁睁的看着大肥羊从自己跟前一趟一趟的走过而不心动呢?
不知道这明面上的虚假和平,又能维持多久。
一顿饭吃完,李世民本来是想跟李复显摆显摆今年朝廷做了不少事情来着,而且,也告诉李复,不管是棉花还是羊毛,又或者是盐铁,朝廷都拿着当一回事呢。
结果被李复这么一打岔,李世民也没这个心思了。
说两句,就想要拿人家的地。
你不是个爱好和平的,喜欢在庄子上待着发展你那一亩三分地的郡王殿下吗?
怎么一说起它国,就是拿地呢?
大老远的这么多地,拿了怎么管?
李世民得到的答案,只有李复的大手一挥。
“你别管怎么管,拿下了,自然能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