卡扎菲看着这些年轻的战友,心中既有欣慰,也有一丝隐隐的担忧。他知道,这次政变的风险极大,但为了利比亚的未来,他别无选择。
如果成功了,所改变的并不仅仅只是利比亚的命运,还是他们的!
其实,不仅卡扎菲这么想,其它人大抵上也都是这么考虑的。
失败了是叛乱,成功就是歌名!
他的目光再次落在地图上,心中默默说道:
“利比亚的未来,还有我们的未来,都在我们手中。”
油灯的火焰在风中摇曳,仿佛在为这场即将到来的风暴做最后的见证。窗外的沙漠依旧寂静无声,但在这间低矮的土坯房里,一场改变历史的行动正在悄然酝酿。
……
8月31日深夜,卡扎菲与青年军官们按照计划,采取行动。卡扎菲命令他的重要助手奥马尔·米海什乘傍晚的飞机前往首都的黎波里组织军营的接管工作。
当米海什到达班加西机场时,发现飞机已满员。瞬间,他整个人都懵了,这是什么情况?
不能够按时抵达的黎波里,会发生什么?
不用想,奥马尔·米海什的后背就冒出了一阵冷汗,就在奥马尔·米海什左右为难的时候,他想到同部落一个人,就是机场里的官员,他立即找上了门。
幸亏在那位机场官员的帮助下,奥马尔·米海什总算走了后门上了飞机。
到了的黎波里机场,拦了一辆出租车,奥马尔就直奔军营,下车时,居然又糊里糊涂地把武器和子弹丢在了车上。
虽然是一波三折,但最后奥马尔还是先抵达了军营,然后和军营里组织的军官们一同接管了军营,接管了部队,虽然他们都是基层军官,但……他们是直接掌握军队的人。
在班加西,按照计划,卡扎菲和两个上尉要在凌晨1点接管贝卡军营和电台。他们正要出发时,先是来了两个宪兵,让他们帮忙修摩托车,卡扎菲推托明天再去;好不容易把这两个宪兵打发走,另一个同谋者却惊慌失措地跑过来,说他们已经暴露了。
尽管如此,卡扎菲还是决定,
“必须不惜一切代价的对付这个局面!现在我们已经没有停下来的可能了!”
他一边给同志们鼓劲,一边亲自把子弹和轻机枪塞满吉普车,然后一马当先地率领军队去占领班加西电台。当他走到半程回眸一望,却惊讶地发现,在前往班加西的路上,竟然只有他一个光杆司令。
原来,在前一个岔路口,他的随行车队朝着贝卡军营方向开去了。卡扎菲于是独自一人行驶在去班加西的路上。
沿途没有灯,什么都没有!
只有卡扎菲一辆车和几名士兵,
这场军事政变从一开始的时候,看起来和闹剧几乎没有任何分别,或者说,无论怎么看,都是一场典型的闹剧。而更为可笑的是,负责占领的黎波里国家广播电台的军官开车绕城一周,竟然没有找到电台,只好慌慌张张地原路返回。
这就是“精心策划”的政变!
至于负责接管的黎波里城外防空部队的贾卢德和霍尼,指挥着600名士兵,到行动时才发现只有1050发子弹可供使用,不过即使是如此,他们也没停止行动,好在一路没有遇到任何抵抗。
可就是这样一场仓促上阵、漏洞百出的军事政变居然获得了成功。政变发生时,留守国内的王储兼首相哈桑·里达王子则在王宫中喝得酩酊大醉。
他听到枪声立即从宫中逃出,原本在历史上,他会藏到游泳池里,然后在次日被发现,然后被逮捕,不过,这一次却发生了一些意外,在王宫的枪声传出之后,早就准备好的汉斯,就让公司的安保人员接应了仓皇逃出来的王储,将他藏在了附近的一栋别墅里。
而此时,政变仍然在进行中,这几乎是一场不流血的政变,歌名军仅在突袭班加西的王室卫队时发生了小的冲突,1人被打死,15人受伤。
而与此同时,卡扎菲带人进入班加西广播电视大楼后,手持机枪的他对着大厅就是一通扫射,机枪立即压制了所有人。
然后,他直接进到值班广播员室,要求广播员播送军乐曲。惊恐不安的广播员,放了歌曲但却不是进行曲。当卡扎菲要他为歌名的第一篇声明录音时,广播员的语调同样也是惊慌失措的。
最终不得不由卡扎菲亲自读第一篇声明——实际上,这是卡扎菲仓促之中准备的,他在一张纸上潦草地写下几个要点,其余是广播时临时加上去的。
就这样,一场闹剧居然成功了!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