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是做好,是做透。
冯正明不只是自己要能做好一道菜,是要自己能做好的同时,还要把全部的步骤拆解开,然后一步一步分到后厨里每个人的手上去做。
这么一来,他本人不在后厨的时候,只要后厨里有一个人主导。
比如曹志国去餐厅接手的十天时间里。
他真的可以一声令下,后厨每个人各司其职把每道菜的每一步做好。
虽然冯正明不在后厨的时候,对那些沪城的老饕而言,缺少了冯正明在后厨带给他们的一点点创造性的趣味感。
可是因为冯正明拆解了每道菜的每一个步骤,所以他不在后厨里,后厨依然能顺利做出他的菜,至少有七到八成的相似。
这看似很简单,可实际上这需要冯正明自己付出大量时间和精力。
他要把一道菜做透,清楚知道每一个步骤的关键。
要知道为什么要经过那样一个环节?
每个步骤会给菜品带来什么样的变化?
因为他做透了每一道菜,才能把每一道菜拆解后,教给后厨的每个人。
这背后付出了多少辛苦和努力?
甚至可以说是绞尽了多少脑汁?
至少曹志国觉得,自己恐怕是做不到小师弟那样。
可是在某些完全不懂行的人眼里,一切就像是非常简单。
不就是炒菜、烧菜吗?
很多人甚至觉得,中餐要想好吃,只要是敢下料就行。
敢下料?
如果是一般的厨师可能是,只要是有胆子就行。
可对冯正明他们来说,敢不敢下料,那是对自己手艺的绝对自信。
就像是很多年轻厨师,可能在调味的时候完全是凭借自己的一点点小聪明,根本不会自己去尝一尝味道。
结果出来之后,往往会相同一个菜,味道可能会有可能不一样。
但无论冯正明还是他的师兄们,哪怕像是颜老师傅、崔老师傅他们那样的老师傅。
他们做菜的时候,调口一定会用一个小勺,单独尝一尝味道。
确定味道是不是适口,才会最后决定应该要怎么调味。
勤行,勤在哪里?
就是勤在这些可能会被很多人忽略的细节上。
曹志国只觉得被司徒爷爷道出了心中的一份酸楚。
“司徒大爷您说的太对了,做菜就是要勤力,要亲力亲为,我们一道菜可能要自己尝试很多次,才能够创新出一道菜。
就好像是正明,他的每道菜都是真的花了大心思去做的。
他真的是我们师兄弟里面最为勤力的之一了。”
冯宗嘏笑呵呵问:“另一个是你们大师兄?”
曹志国点头:“对,大师兄他确实更加勤力,汇泉楼后厨里,好多东西大师兄真的是带头去干的。”
冯宗嘏:“回头我要找你们大师兄聊聊,有些东西让年轻的厨师去干就是。”
曹志国无奈苦笑:“大师兄主要是怕把汇泉楼的招牌砸了。”
冯宗嘏:“怎么可能?你们的手艺摆在那,不会出问题的。”
司徒爷爷:“还有你们三师兄杨斌,他也是很勤力的,正明的很多学徒,都是从他手底下教出去的,还有你,同样是给正明输送了不少学徒人材。”
曹志国摇头:“跟大师兄、三师兄他们比,我还是要欠缺一些。”
冯宗嘏:“不用这么说,没有你的话,正明这次也不可能去赣省?他让你去沪城,那就是信得过你这个五师兄,知道你一定能帮他兜底。”
曹志国听得也是心里有些骄傲的。
这一趟去沪城,最后那天晚上的主厨经历,真的是让他重获了一些自信。
拜访过冯正明的两位爷爷,曹志国之后把冯正明买给师父、大师兄和三师兄家里的东西分别送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