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界拉着李君阁的手:“李大哥真是太感谢了,我一定把育爷爷要的牛养好。”
李君阁拍拍龙界的肩膀:“不是育爷爷的牛,这是你们全峒的牛。好好干,几年前我也是你这样过来的。”
镇长还要拉着李君阁他们吃饭,李君阁只说还有事情,给龙界转账之后便离开了。
出了农场,育爷爷就拉着老瘪爷说他不能在这里久待,接下来选牛的事情就交给他负责。
这是苗家人的共同的大事儿,还关系到县里边养牛业的发展,老瘪爷自然是满口应承,龙天寨出钱下司寨出力,绝对办好。
李君阁就说那我们必须请客,这地方我们不熟,还得老瘪爷你来说地方。
育爷爷说他喜欢吃啥我知道,听他的名字就懂了,走走走,回去接上弟妹我们就去吃饭。
接到了老瘪爷老伴儿,一行人来到镇上清水江边一处老字号。
店门口没招牌,生意也相当火爆,但是李君阁一进店就似乎闻到了一股子怪味。
李君阁立刻反应过来:“这家卖的是……羊瘪汤?”
羊瘪汤就是壮族,苗族,还有其它九黎支系民族很喜欢的一道菜,不过即使以李君阁如此宽敞的肚肠,也装不下它。
因为里边的汤头,是将羊肚子里边半消化的草料,加水调制过滤出来的。
没一会儿汤上来了,老瘪爷一边给大家发筷子一边说道:“苗侗苗侗,其实我们苗家的羊瘪和侗家的还是有区别的,他们是拿肚子里边的草料洗汤,我们则是用羊肠。”
“将羊肠捋而不洗,然后整根放到锅里边炒制,待炒到里边的内容爆出来后,再加油加水熬汤。”
“等肠子熬熟,再将肠子捞出来切段,放回去,再放上羊杂,加盐煮一阵,加入羊血,这就可以出锅了,来皮娃你把碗给我,我给你盛汤……”
李君阁看着里边跟稀释过的绿屎汤一样的东西,将脑袋摇得跟拨浪鼓似的:“别别别,你们尽管吃不用管我。”
老瘪爷端起汤来美美地喝了一口,继续介绍道:“这汤有三种口味的,一种是原味,一种要加苦胆和泽兰,还有一种是加八角沙姜生姜等香料,头一种驱寒消暑,第二种清肝明目,第三种那就纯粹吃味道了。”
李君阁心里默默地翻着白眼,要说有药效那也能忍,还有纯粹为了味道来的!该是些什么级别的大神饕餮?
老瘪爷说道:“我还是喜欢原味,这东西对胃好,都是精华,我们这里的老话叫‘鸡吃百虫药在脑,羊吃百草药在囊。’这羊瘪汤啊,炒的时候是臭草味,煮的时候是牛屎味儿,吃过之后才知道香味。”
问题是前两关我就过不了!李君阁突然想起一个非常严重的问题:“育爷爷,阿音……阿音她喜欢吃这个不?”
育爷爷牙口还挺好,也吃得津津有味:“我最遗憾的就是这点了,阿音打小跟着你们汉娃子读书,最多就吃点虫子啥的,好多苗家好吃食她都不喜欢了。”
李君阁长长地舒了口气,幸好幸好,刚刚脑海中浮现出阿音在家里边做羊瘪汤的场景,那画面加上现在涌入鼻端的味道,好吓人……
第八百七十三章羊瘪汤
育爷爷笑道:“关我屁事儿!他才是大老板!”
说完一指李君阁。
李君阁赶紧摆手:“没有没有,我全靠跟着大家混,阿音才是山上山下的主心骨。来来来老瘪爷我敬你一杯,我爷爷这个念想,还劳您费心。”
老瘪爷开心地笑道:“我们峒龙天寨这一支,到阿音这辈儿,可算是熬出来了!好!”
“皮娃你可能不晓得,当年你爷爷逼着阿音下山读书,说三道四的那不是一个两个,话儿都传到下司镇来了,都说龙天寨出了个疯把寨!十年后再看!再看看!哈哈哈哈,好!这杯必须喝!”
一杯喝过,老瘪爷又叹气:“阿音可能都记不得我了,不过我对她印象可深,绷着个小脸不爱笑,性子不是一般的倔。皮娃啊皮娃,我苗家女孩性子可能要野一些,有啥事体的,你多担待,好好过日子!来来来,我也敬你一杯,山上苗家人有什么做得不到的,你就告诉老育,老育自会理抹他们!”
李君阁赶紧将酒杯端起来:“没有没有,阿音现在可爱笑了,我们山上山下关系那是极好的,今年还一起过端午划龙舟来着。老瘪爷你啥时候也来我们李家沟和悬天寨看看,现在跟以前那可是大不一样了。”
老瘪爷笑道:“这莽鼓节当真要过的话,那我必须得来啊!”
李君阁还是有些疑问:“这节啥时候过?还有这牛为啥要跑这么远来买?”
老瘪爷就对育爷爷取笑:“你这汉家孙女婿,好些苗家规矩不知道啊……”
育爷爷笑道:“别说皮娃了,好些苗家娃子都不知道!”
老瘪爷对李君阁说道:“这些都是祭牛,有讲究的。我们看牛要看身体周正,犄角不歪的,最关键的还要看毛旋。”
“额头正中,前腿膝盖上有旋的,那是首选,要是旋长在后腿上,那种就不吉,不能要。四百多头牛,现在就得选好小牛,这节要过,起码也得明年三月份去了。”
李君阁这才恍然大悟:“犁牛之子骍且角,虽欲勿用,山川其舍诸?这是夫子的话。就是说即使是耕牛生的小牛,只要它犄角端正,身上红通通的没有一根杂毛,同样可以用来祭祀天地。”
“看来不管什么民族,祭祀用牛的选择方式不同,却都是有讲究的。”
老瘪爷笑道:“孙女婿是个学问人啊,夫子的话都能张嘴就来。”
育爷爷笑道:“他们李家一直就研习这个,我们接着说牛,老瘪你说这事情怎么弄?”
老瘪爷笑道:“既然你们寨子这么有钱,这事情就不叫事情了。不过得去龙场镇,那边每逢集市就是上千的大牲口,有好几家熟人,都是我们族的,这牛就着落在他们身上了!”
次日一早,李君阁开车,老瘪爷带路,大家一起去龙场镇看牛。
育爷爷现在眼光蛮高了,看惯了李家沟先进的农业体系,见识过了放音乐没味道的猪场,现在看这些养牛场,都觉得好落后。
看了好几家都不太满意,最后才来到一家比较现代化的养牛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