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君阁笑道:“哎哟您老这是把阿音当亲侄女了!我哪儿能计较这些,山下还有一堆的事情呢,我这就得下山种油菜去了,这车就留在这里,阿音回来好开。”
木头叔一把拉住李君阁的手:“你敢跑!到我这里来不吃顿饭就走,你婶子得念叨我到春节你信不?”
然后就走不了了,几人一起又吃喝了一顿,席间李君阁问了下民宿的情况,然后讨论了一下明年林场效仿苗家走林下套种中药材的可行性,算是给木头叔提前知会一声,这才搭集团的观光车下山。
农业基地其实到现在都还没有全部完工,主要是很多鱼塘的清塘工作得拖到十一月份进行,之后就是新鱼塘的建设,该填的填该挖的挖,学习万佳水产的模式集中管理,这也是一项大改造工程。
不过耕地方面,基本忘忧谷向李家沟一侧,以及大绿道环线周边算是已经建设好了。
忘忧谷大农机库房里,四十台一水的新农机准备派上用场。
这是中型秧苗移栽机,既能种裸苗,也能种钵苗,集开沟,栽种,覆土,填压,浇水,施肥多功能于一体。
都是独立单元挂接结构,移栽行数可以随独立单元的挂接件数自行调节。
然后每个独立单元,还能调节行间距,那叫一个方便高效。
要是换到几年前,李家沟要是能有这么些设备,大伯怕是做梦都得笑醒过来。
没有别的原因,种大米,远远不如种油类植物来钱。
但是种油菜,麻烦就麻烦在一种一移一收。
尤其是移和收,油菜秧子移栽可不像水稻秧子轻松一插就完事儿,甚至站田边抛秧都可以,杆子那更是粗壮结实,更不如稻草那么好弄。
小片地头靠人工,自家打点油自家吃还行,那是不可能出效益的。
不过到了今年,这项目对李家沟人来说又有些鸡肋了。
无它,老子们的乌金米效益可是菜油的好些倍!
可是皮娃说要种,那就种呗,反正现在大家伙也不靠种地养活了,再说皮娃的决定你可以看不懂,但是千万别随便笑话,因为一般到头来都会发现自己才是笑话。
被这小子打脸的次数,那还少了?!
再说有了大机器,加上地也改好了,这活和以前那就是天壤之别,于是一群老乡挤在准备开耕的地头看稀奇。
然后李君阁就看见吴志秋,林昭,苗娃,许思,司星准,苏冠海六个人鬼鬼祟祟地在那里对着一台笔记本电脑商量着什么。
前边三位都没问题,可种油菜混进来俩文艺工作者一电脑专家这是要闹哪样?!
几个人讨论得还很热烈,压根没注意到李君阁的到来。
李君阁凑过去一看,是一副图,上边是以这段绿道为中线的卫星地图,绿道两侧,是两个长长的迷宫。
迷宫的图案如波浪翻卷,非常具有美感,估计就是许思的手笔。
ps:书友们,我是二子从周,推荐一款免费app,支持下载、听书、零广告、多种模式。请您关注()书友们快关注起来吧!
第七百六十一章迷宫
阿音笑道:“李家沟的大土豪二皮,还在乎这点点蘑菇。”
李君阁笑道:“诶!有些东西花钱你也别想买到,还有这是乐趣,乐趣知道不?哎哟又发现一样好东西了!”
阿音顺着李君阁的眼光看过去,却是一小片慈竹丛,竹竿上附着着一些白色晶莹剔透的东西。
阿音问到:“银耳?”
李君阁摸出插子来割下一块递给阿音:“这是竹耳,不过李家沟的竹耳一般吃不成。刚长出来就被蚜虫给占了,要清理掉上边的蚜虫可费劲。这里的倒还干净。”
取下竹耳,勉强够一盘,也算是意外收获了。
绕过竹林就是小溪,不过河鲜洗脚溪里足够多了,李君阁也就懒得祸祸里边的石耙子。
又逛了一圈,各种蘑菇收集了一小背篓,两人这才打道回营。
接下来的最后两天假期
里,两人便不再到处跑了,每天就去收收蘑菇,给菇窝喷喷水,回来将蘑菇制成干品。
要不就带着白大它们在附近游玩,摘摘野果,做做美食。
还有就是插插花,烹烹茶,射箭射弩,更多时候在躺椅上粘着,都不用说话,只静静地欣赏风景。
李君阁每天还是要收放串钩,几天下来花斑鳅,船钉子,水蜜子收获不少。除了换着花样做吃的讨阿音开心,空间里的私货也多出来很多。
七天休假转眼即逝,第六天下午,两人就开始收拾东西。
这一趟出来虽说是玩,可两人都不是贪图享乐的性格,结果几天下来,蘑菇干,蘑菇油,河鲜,毛梨儿都弄了不少。
看着仍然花团锦簇的河湾,阿音不由得叹息:“还真是舍不得离开了。”
李君阁笑道:“你要是喜欢,我们以后每年都来几天就是,春天这里估计又是另一种味道。”
“不过真得走了,农事也不等人,昨天苗娃还说油菜苗育好了,这就得赶紧下土,接下来一场秋雨一场凉,就该入冬了。”
阿音是果决的性格,刚刚也就是一时动摇,一想到李家沟的村务,那是恨不得立刻飞回去,转身说道:“那就回去吧。”
两人将营地收拾打扫了一遍,这才招呼宠物们上船回到李家沟。
一路无话,从栈桥出来,就看见老爸老妈在那里笑眯眯地等着了。
阿音说道:“爸,妈,我们回来了。”
老妈赶紧从她手上接下东西:“皮娃也真是的,说好出去松快,怎么又搞了这么多,阿音累不?”
阿音笑道:“不累,很好玩!”
老爸也说道:“嗯,阿音现在气色不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