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君阁手扶脑门,那就是你也要疯!
午饭很丰盛,一大锅的酸汤石亢,苗家熏鱼腊肉,祭祀的大块肉炒出来的蕨粑回锅肉,小块肉烧出来的烟笋红烧肉,糯米饭加工成油炸糍粑,山下的跑山小脚乌骨鸡汤冒盘鳌乡的粗红薯粉丝,棰牛分得的牛肉做成卤牛肉再按夹川做法配上凉拌调料,李君阁还亲手烧了一个松鼠稻花鱼,配上祭祖的甜酒和米酒,不管大人还是孩子,都吃得那叫一个开心。
不过吃饭之前,人还没上桌,育爷爷先将米饭拌上了一些肉汤,来来来,白大你们辛苦了,你们先请。
李君阁就纳闷了,这些傻狗天天在自家后山跟娃子们都耍疯了,晚上还要一起去洗脚溪纳凉游泳。辛苦它们个头!
席间问起这事情,育爷爷笑道:“这个是苗家的老传说了,别的时候无所谓,吃新节这天,狗先吃,人后吃。”
李君阁问道:“这是为啥?”
育爷爷说道:“古歌里说的,上古的时候,我们世间是没有稻子,只有天上雷公谷子国那里才有稻子,活在世间的人就只有在深山老林里打野兽、猎飞禽、摘野果、野菜,日子过得苦。”
“那个时候南天门下有两个祖先,一个叫耇先,一个叫耇里。”
“两个祖先就想办法,耇里机灵,就给耇先出主意:‘我们世间好东西也多得很嘛!拿珍禽异兽跟雷公换!’”
“耇先就拿了九千九百九十九种珍禽异兽到谷子国,与雷公换得九斗九升九碗稻种,放在木板仓库里,准备等到开春就播种。”
“没想到一天晚上,一只耗子跑到南天门来舂蕨根,一不小心碰翻天灯,恰恰掉落到耇先跟耇里的木板仓库上,顿时就燃了起来,越烧越大,这就灭不了了。”
“谷子们在仓里乱跳乱闯,最后全部乘着烟火飞上天,跑回雷公家去了。”
所有娃子都吃得呼噜呼噜的,只有王美娴最喜欢听故事还耳朵长,那边那桌也不坐了,端着碗跑到这一桌来,挤到育爷爷旁边听。
育爷爷将她抱起来放自己身边,给她夹了块鸡肉,接着说道:“稻种跑了,耇先就很恼火。想来想去,决定找雷公,让他把稻种还回来。”
“结果雷公打死不认这个帐。硬是说稻种没上天。”
“耇先嘴巴磨破了九层皮,嗓子说干了九坛水,雷公就是不承认。”
“耇先只好回来再次准备珍禽异兽,重新拿去换,没想到这些雷公已经有了,这回竟然不干了。”
王美娴眼珠子就开始转,说道:“那就该想办法了。穿着阿音姐姐给我买的登山鞋去雷公仓库里边,只说看看,转一圈回来的鞋底缝里说不定就有稻种!”
李君阁就没好气:“换你出马,别说稻种,只怕是雷公都给你骗下来了!人家耇先那是老实人!”
育爷爷哈哈大笑:“美娴当真是聪明!耇先的法子其实跟你差不多,不过他想了整整九天!不像我们美娴,眼睛一眨就来主意!”
李君阁说道:“她就是一个
狗头军师,这方面夸她不得的。四爷爷,你接着讲。”
四爷爷抿了一口酒,笑道:“耇先想了九天,想出了一个主意:等稻子成熟时候,派一只狗到稻田里去打几个滚,让稻种粘在狗毛上带回来,不就行了吗?于是古历七月十三这天早上,耇先就派狗出发了……”
王美娴问道:“是白大吗?”
育爷爷笑道:“应该不是吧?不过可能是白大的祖宗也说不定……那狗要出发的时候,耇先交代又交代,要拿就拿最好的,要稻杆只有五寸高,稻穗却有五尺长那种。”
“结果这狗是个急性子,听完就跑,等跑过天桥的时候绊到了石头,狠狠地跌了一跤。打了好几个滚爬起来的时候,就把耇先交待的话记反了。跑到一块稻穗只有五寸长,稻杆却有五尺高的田里,着急忙慌地打了几个滚就往回跑。”
王美娴就乐了:“这狗真的跟白大好像也!”
育爷爷慈爱地摸了摸王美娴的脑袋,接着说道:“雷公这时候也得到了耇先派狗取稻种的消息,已经派了九十九个武士把守在天桥桥头。当那狗回到天桥时,立马被武士打落到了天河里。”
“天河很宽,又深得没底,武士们想着这狗只有死路一条了,十二条命也泅不过去,就算过去,身上的稻子也早被水冲洗光,于是全都回去给雷公报功去了。”
“但万万没想到,老话怎么说来着?‘猪浮三江,狗刨四海!’这狗它会泅水啊!落入天河后,狗立刻便将尾巴翘得高高的,露在水面上,然后费了九牛二虎之力,泅过了天河,回到了人间。”
“身上的稻种确实都被冲光了,可它尾巴上,还粘着九颗珍贵的稻种!”
王美娴就“也”地欢呼起来!然后举起小巴掌,眼巴巴地看着育爷爷。
育爷爷纳闷:“啥意思?”
王美娴将育爷爷的手也举起来,让他将巴掌摊开,然后又“也”的一声拍上去:“这表示我们赢了!”
育爷爷哈哈大笑:“原来是这样,你们城里小丫头可真有意思!”
然后王美娴问道:“育祖祖,故事讲完了?”
育爷爷说道:“还有一个尾巴。就是有了稻种之后,耇先欢喜不得了,便把原先准备拿去换稻种的珍禽异兽杀给狗吃了,以作酬劳。从那时起,狗才学会了吃肉。”
“然后耇先用山坳做轭,山岭做犁腿,岩山做犁柱,石头做犁脚,山头做犁把,旋风做犁索,架着犀牛,在大地上犁了九天九夜,犁遍了天下所有地方。”
“播种后,耇先日夜照料,让那狗也一直守着田坎,不准麻雀耗子等挨边。”
“等到古历六月初六这天,秧尖上终于抽出了一串五寸长的稻苞。再等到了古历七月十三,正是取回稻种一周年那天,耇先将稻子摘下来,拿一些剥去壳壳,这就得了三碗米。”
“等到米饭煮好,耇先和耇里想到这米饭是自家狗冒着性命危险找来的,便先舀三大碗给狗先吃,自己才吃。”
“剩下的稻子就成了种子,年年撒谷栽秧,稻子越来越多,于是全天下的人都吃上了米饭。”
“后来我们苗家人为了纪念这件事情,就定了一个‘吃新节’,可以是六月初六,可以是七月十三。我们寨子里一直是按七月十三过,过完这个节,就该收稻了。”请牢记收藏:, 最新最快无防盗免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