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庄笑道:“你看年轻人就是脑子灵光!那洒洒必须算我们这边,我们这边五位!”
李君阁说道:“你们这边五位,川美那边许老大这喝洋墨水的肯定靠不住,不过还有个秋丫头是丁老的女弟子,也是五位,剩下的我李家沟四爷爷,老伯,石头叔,篾匠叔,小石头,也是五位,我们来比一场如何?”
这下大家都是兴趣大起:“如何评判输赢?”
李君阁说道:“所谓文无第一武无第二,大家都说自己的好,还都能扯出一通道理来,这就只能让别人来评了。”
“要不这样,我李家沟四百来户人家,我们就每人写上三十幅字。”
“每幅字不要多,七字对就行,千万不能落款啊,落款就算作弊!”
“然后让大家来拿,哪一方的字被拿走得最多,就算哪一方赢,然后赢的那方负责请客,这办法如何?”
四掌门哄然叫好,这个好玩儿!
李君阁又说道:“乡亲们可不认识篆书草书,所以这两样得去掉,那就只能写隶楷行,敢不敢比?”
刘信之笑道:“这个我们还真是走到哪儿都不虚!”
李君阁说道:“可也别小瞧我们的实力,我农家乐久长居三个字是什么功底,石头叔凿的碑文,篾匠叔的瘦金体是什么级别,李爷爷应该都见过……那我现在就给阿音打电话叫她准备,到久长居我们就开赛,这头一顿是李家沟给四大派嘉州画派接风还是嘉州画派四大派给李家沟送财,可就看比试的结果了哟?”
几人都笑着答应下来。
过了一会,陆清依对李昆吾说道:“不对啊,刚刚我脑补了一下那场面,感觉似乎很熟悉的样子……”
几人一琢磨,是像在什么地方见过,嗯,好像这段时间新闻里老播……
刘信之突然反应过来:“又给这娃绕进去了!这不是书法艺术家下农村送温暖的套路吗?!”
秦庄也一拍脑门:“对哟!这坏东西骗我们给乡亲们写春联就算了,还连接风酒的钱都舍不得出,想让我们自己掏!”
李君阁被识破了,赧然笑道:“秦伯伯,我有那么坏么?”
四个人一起手指李君阁,秦庄说道:“错不了!只有取错的大名没有叫错的小名!你就是这么皮!”
船到游客中心码头,罗书记和薛县长都没有下船,只叮咛李君阁把各位客人款待好,这就要搭船回去。
李君阁挽留,两人说回去还得召集各部门开会,去蜀都时在车上商量的点子到底能不能落实,现在有些心急火燎迫不及待,李君阁也只有随他们去了。
码头上,阿音梁慧丽小准秋丫头老小石头洒洒四爷爷大伯哥大五人组都在,众人一碰堆,各自叙话,当然又是一番亲热。
第五百九十三章接人
薛县长也说道:“我们决定趁热打铁,等春节换届,领导班子稳定下来后,就在李家沟规划出生态农业和风景旅游两个开发区。依托李家沟得天独厚的资源,以皮娃的李家沟农业旅游发展集团为骨干,沿着初步探索成功的发展模式,将李家沟建设成一个经济富裕,环境优美,社会和谐,文化高雅,产业布局科学,生产技术先进,珍爱历史传统,勇于突破创新的现代化美好新农村。”
老伯却一点替自家侄儿高兴的神色都没有,反而面上带起忧色,拿手指敲了敲膝盖,转头看着李君阁:“皮娃,可知诗可以兴,也可以怨?”
李君阁正色低头:“‘节彼南山,维石岩岩。赫赫师尹,民具尔瞻。’大伯,我跟阿音时时惊剔。”
老伯说道:“你能引《节南山》,我很欣慰,看来诗中‘弗躬弗亲,庶民弗信。弗问弗仕,勿罔君子。’这道理你是明白的。”
李君阁点头道:“侄儿明白。”
算是长幼有序对答完毕,老伯这才对罗书记和薛县长笑道:“皮娃毕竟年纪还轻,行事虑事未必就能周全,有点成绩,那也是先辈留下的丰厚遗产,他只是适逢其时将之挖掘展示出来而已。”
“还请两位领导常常提点下他,让
他不要得意忘形才是。”
“发展是必须的,但是不能因为发展就破坏文化传统,社会传统,道德传统。不能因为发展就破坏自然遗产,人文遗产。否则皮娃就不是我李家沟的功臣,而是我李家沟的罪人。”
薛县长说道:“李老你说得对,皮娃他们做得也很不错了,他们不但没有破坏这些遗产,还将这些遗产整理挖掘了出来,今年李家沟的新春民俗活动,肯定非常热闹,到时候你就知道了。”
老伯这才微微点了点头。
一行人在码头下车,大堂哥和大堂嫂也赶来和大家见了面,两人告知老伯店里实在忙,大年三十才回得去李家沟,到时候在李君阁家团年时再叙话。
一行人上了五溪二号,李君阁这才有时间与司家一行人说话。
于晓蓉早拉着阿音去一边说悄悄话去了,这俩可都是梁慧丽的伴娘,话题多半跟那事情有关。
李君阁先跟司老爷子道歉:“实在是得罪了,李家沟现在正式进入旅游旺季,之前准备工作加检查整改忙了个人仰马翻。阿音那边要忙着给乡亲们签约换房搬家,政务这一摊子就丢给了梁丫头。老爷子您可是革命家出身,一定不是来怪罪我们小老百姓的对不对?”
司老爷子冷笑道:“呵呵,居然转性了,我还以为你又会耍舌头功夫狡辩脱身呢。”
李君阁大言不惭:“要是瓶子自己个儿来,说不定我还真就脱身了,这不您跟司叔叔还有阿姨都来了吗,那就是百多斤撂这儿要打要罚随便。”
司老爷子噗地一口茶喷了出来:“还要脸不要脸了,嘴皮没法耍了就耍死皮?难怪人人都叫你李二皮!”
李君阁笑道:“说实话您老早就该来了,我可是听说蜀都雾霾这两天天下第一,真不适合老人家呆。”
司老爷子说道:“少扯东扯西的,听说你这里集中了整个南中国百分之八十的奇兰?”
李君阁笑道:“奇兰已经不怎么奇了,一个兰荪就是好几万株苗子,加上组培,看多了也就那样,还不如一些老品如宋梅之类的上眼耐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