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朝阳自动过滤了陶希武的白日梦,问:“需要多少钱?”
陶希武眼睛滴溜溜转了一圈,没说话,伸出了巴掌,比了个手势。
林朝阳一眼便看出了他的小心思,光比手势不说话,自己要是猜高了,他就顺势收下钱。
“500块?”
陶希武露出失望之色,“500够干什么的啊。”
“那……5000?”
林朝阳故意挤牙膏,陶希武有些急了,“您这么大的富豪,出一回手就5000,说出去不是让人笑话嘛。”
“你小子是打算空手套白狼啊,合着你拍回电影,经费我得全给你出了?”
“您别误会,哪能叫您全出了啊!我们跟学校给了1000块钱经费,我们几个同学凑了2500,我妈赞助了500,我爸赞助了1000,我哥赞助了2000。”
林朝阳扒拉着手指头算完,“那你们总共也才凑了7000块啊,你小子张嘴就敢跟我要5万?”
陶希武也知道自己这事不厚道,找补道:“不白让您出钱,我给您挂个总制片人的名头,怎么样?”
“出钱还不够,我还得出力?”
陶希武见自己这点小算盘被林朝阳轻易识破,根本不起作用,只能哀求道:
“大姑父,您就帮帮孩子吧,这可是我的毕业作品。大学四年,我就指着这回让老师同学们刮目相看了!”
林朝阳轻笑道:“你一个录音的,责任感倒是挺强。”
闻言,陶希武辩解道:“什么录音的,我正经副导演!”
“哪个不开眼的导演,让你当副导演啊!”林朝阳质疑了一句,随即反应了过来,“你小子这副导演不会是靠着拉赞助当上的吧?”
此话一出,陶希武立刻面色羞赧,“没……哪能啊……”
瞧这神情,林朝阳就知道自己猜的肯定没错了。
“先把剧本拿来给我看看,要是写得不行的话,我可不掏钱。”
陶希武立刻大喜过望,不过他压根没带剧本,忙不迭的道了一声谢,就让林朝阳在家里等着他,他马上回学校去取。
一个多小时后,陶希武带着剧本回来了,还拉上了他的搭档,他们这部实验电影的导演93级导演班的同学卢伟健和徐浩峰。
卢伟健和徐浩峰被陶希武从学校拉出来时一脸茫然,直到半路听陶希武说是要去见他大姑父,两人立刻紧张了起来。
自从那年几个同学来找陶希武玩,陶希武意外受伤家境暴露后,他的家境就成了燕影的传说。
祖父燕大教授,父亲是中戏教授,大姑是影业总裁,大姑父是知名作家……
燕影的学费6000元一年,这年头在燕影上学的,就没几个穷人家的孩子。
可陶希武的家庭条件还是让许多同学叹为观止,人家不仅是书香门第,关键是还有钱。
“希武,我见了你大姑父,说什么啊?”走到小六部口院门口,卢伟健满脸纠结、紧张的问陶希武。
“你怎么想的就怎么说呗,就是看看剧本,问题不大。”
陶希武回了他一句,又看了一眼旁边的徐浩峰,“你别紧张。你瞧浩峰,多淡定。”
“他是天生木头脸。”
被同学吐槽了一句,徐浩峰也不生气,把眼神都放在了院子上。
小六部口胡同的院子大门不算气派,原主家是经商的,大门型制是蛮子门,门扉直接安置在前檐柱上,门庑的前端也没有任何空间。
这种大门看着没有官宦人家的广亮大门、金柱大门气派。
但进了门,院里却别有洞天。
坐北朝南的院落,分了东西跨院,一眼望去,规模可称壮观。
一进院是传统的四合院形式,二进院则是带有西洋风格的民国时期建筑形式,型制独特。
在燕京,像这样保存完整又风格独树一帜的四合院极其少见,让人只看一眼就印象深刻。
百多年前,这里住的家庭虽不是官宦,却也应该是煊赫一时的富贵人家。
徐浩峰是燕京人,出身艺术世家,在同龄人之中算是有见识的。
他边走边看,心中即将见到大作家的紧张也被分散了不少。
“大姑父,剧本我带回来了,这是我同学卢伟健和徐浩峰,剧本是他们俩一起写的,伟建是导演,浩峰是编剧。”
陶希武将两个同学介绍给林朝阳,打过招呼,几个年轻人神情中都不自觉的露出了紧张之色,连陶希武都不例外,因为林朝阳翻开了剧本。
剧本名字叫《录像厅》,讲的是下g工人陈卫国迫于生计,借钱开了家录像厅,本想以此谋生,却不想接二连三遇上了混混闹事、妻子离婚、家人重病等各种事情。
最后录像厅也被查抄了,结局陈卫国欠了一屁股债,生活茫然无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