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太!”梁伯韬和陶玉书握手。
多年来,陶玉书一直是梁伯韬的忠实客户,最近百富勤又负责了亚欧的上市业务,双方称得上是合作无间。
“我给您介绍一下,这位是eie方面的岸田彻矢先生,受eie和高日发展的委托,全权负责奔达中心的租售。”
在梁伯韬的介绍下,陶玉书和岸田彻矢打过招呼,然后又在众人的簇拥下乘电梯参观大楼。
奔达中心原来是光大、嘉里等财团共同出资建设的金钟财经广场大厦。
1987年澳大利亚商人亚伦·奔达创办的奔达国际在香江上市,受到了资本市场的热烈追捧,超额认购47倍。
奔达国际上市后以大手笔投资而驰名香江,仅仅一年时间,先后购入金钟财经广场大厦、半山置地物业、香江电视2377股权。
88年奔达国际便以控有公司市值108亿港元而名列香江十大财阀第十位,而后开始迅速抛售资产,淡出香江市场。
改名为奔达中心的金钟财经广场大厦在当时被作价378亿港元出售给了日本的eie集团和高日发展。
奔达中心落成于88年,由一组双子式八角形建筑组成,一座为36层建筑、一座为40层建筑,两座建筑之间由平台相连。
总建筑面积高达1050322呎,即97575平方米。
因其外形独特,而被中环上班人士戏称为“树袋熊”,是如今高楼林立的中环地区的重要建筑之一。
如此规模的建筑,又赶上现在香江房地产市场一片火热,eie集团和高日发展看准了时机,打算套现离场,售价自然不便宜。
636亿港元!
这笔交易如果能达成,将会立即刷新1993年度香江商业楼宇交易的新纪录。
梁伯韬主持百富勤,在香江商业界如鱼得水,消息灵通。
一周之前eie集团和高日发展想要脱手奔达中心,他立刻就上了心。
636亿港元的售价无疑是个天文数字,如果是比照当年eie集团和高日发展购入时的价格,更是上涨了70。
但时移世易,现在连上环的写字楼都逼近5000块一呎了,奔达中心位于中环c位。
几乎是不可再生的稀缺资源,合到6200一呎,绝对不算贵。
最关键的是随着香江经济的蓬勃发展,中环的写字楼正变得越来越抢手。
根据港府差饷物业估价署的统计,自88年以来,中环写字楼空置率连续4年低于5,年租金涨幅更是屡创新高。
仅90年到92年这三年里,中环的写字楼租金已经涨了40,每呎月租金高达45港元。
每年53亿港元的租金收益,租售比高达83,远超香江住宅的47,更是超越世界上的很多国际大都市。
这一切都要归功于香江如今热得发烫的经济。
像奔达中心这样的天价建筑,注定只能是少数富豪和大型公司能够染指的,哪怕百富勤这些年赚了不少,想要独自吃下这口蛋糕也是不现实的。
梁伯韬精通财技,最擅长的就是以小博大,他第一时间就想到了最近正在为林氏影业寻找新办公地的陶玉书。
于是,便有了今天的这场参观。
奔达中心规模宏大,陶玉书自然不可能在逐一参观,她只挑了中心一座的一楼大堂、标准层和平台看了一圈。
最后上到顶楼,站在落地窗前。
她的视野里,汇丰总行大楼和中银大厦就在不远处巍然耸立。
这一刻,陶玉书心中不由得滋生出一股睥睨天下的骄傲。
随即,她又立刻清醒了过来,微微摇了摇头,警醒自己不能自满。
“站在这里,林太感觉怎么样?”梁伯韬问。
他落后了陶玉书一个身位,站在左后方位。
陶玉书转过头来,没有回答他的问题,而是反问道:“梁生觉得怎么样?”
“有种俯瞰众生的感觉,让人忍不住想起杜甫的那句诗: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闻言,陶玉书露出轻笑,“‘凌绝顶’是对的,不过‘众山小’嘛……”
她的眼神又望向窗外,摩天大楼鳞次栉比,构成了香江最壮观的城市天际线,但眼界无论如何是开阔不起来的。
梁伯韬会意,哈哈笑了两声。
一旁的岸田彻矢这时操着蹩脚的粤语说道:“奔达中心是香江房地产市场一等一的优质资产,
如果不是因为日本国内有资金需求,eie和高日发展是绝对不会轻易出手的。林太和梁生慧眼如炬……”
陶玉书自动过滤了小鬼子的恭维,只是点了点头,算是对岸田彻矢一番话的回应。
梁伯韬观察着她的神色,向岸田彻矢提出了告辞。
梁伯韬下楼后坐上了陶玉书的车,待黑色平治驶出了奔达中心的地下车库,他才问陶玉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