孤设立制度的时候,也考虑了许多。
所以,你们也放心,你们不乱动引起幽州骚乱,镇中将军就不会行动。
若是你们乱来,我可不敢保证镇中将军会不带兵南下。”
“可是,您不担心,有人趁着您外出,取而代之吗?”
子平反问,辛屈霸府的特权,并不少,甚至可以说每个霸府的将军,都是一方诸侯,甚至能够直接威胁国君的权威。
万一霸府的将军脑袋一抽,辛屈好不容奠定的基业,就没了。
辛屈呵呵一笑,仔仔细细盯着他好一阵,直到看得子平不自在了才说:“这是子旬让你来讨教的吧?他其实很想知道,怎么做,才能控制得住军队吧?”
“没有,只是在下单纯的好奇。”子平赶紧摆手否认,但其实这就是子旬的意思。
子旬要整合各部的军队,然后遇到了问题。
那就是兵权的分配,以及贵族的反抗。
辛屈能用军功爵制度,尽可能配平各地的军队配置,但他思考了一圈,发现做不了。
因为大邑商是血缘亲族为主的封建奴隶采邑制,能上战场的都是贵族,跟辛屈这样拉着奴隶上战场,将战争规模下沉到奴隶身上的部落比起来,大邑商的贵族单人战斗力肯定是更强的。
但随着令旗体系被辛屈点出来,北方这些年爆发的战争,除了早几年辛屈还用涉险之外,之后的战争,基本就是军团战争,规模之大,令人咋舌。
鲁父也是辛屈带出来的,各种兵书辛屈也没少给这个弟弟,他也认真学,凡是跟燕国接触的方国部落,都多少学了一点皮毛,不说其他,光是结阵这条,就吊打了整个河南各地的采邑贵族。
这一次在河洛的战争,鲁父与其他北方下来的诸侯,战斗力都有了质的提升,子旬全然看在眼底。
所以他也想学,但他也知道,这是不传之秘,没有付出一点代价,是很难学到的。
更不要说学到之后,还需要面对大邑商的保守势力反扑。
若是历史上,没有辛屈在,子旬的改革会相对顺滑一些,因为他带着人迁都两次,利用两次迁都,直接摧毁了原有的地方贵族势力,重建自己的殷商体系,奠定之后的两百年发展。
而现在,子旬可不敢这么干,但凡激怒了贵族,他们是会跑的。
辛屈的商盟与军功爵体系,是最方便吸纳外来实力融入的系统,进来之后,不是论资排辈,而是凭借实力与势力。
只要得了封地,在一定程度上,他们还可以在地方自治,跟大邑商的血缘强制联系的纽带比起来,燕国这边相对宽松一些。
所以,子旬不能亲自来,那么只能子平代为调查与抄送。
辛屈并没有责怪子平的意思,平静的说:“若是你想学,我能教的就这么多,至于镇中将军会不会背叛或者造反。
事实上,能让国人都信服的人很少,但心腹是一定信服国君的。”
“额……那不就是说,宁石戊是你的心腹。”子平搔了搔头,“可不是说,你们不对付?”
“谁说的?造谣不是?”辛屈撇撇嘴,“若是真的不对付,我能让他担任镇中将军的职能?行了,金天氏那边有消息了,我准备发兵,前往金天氏驻牧地。”
辛屈随后就打发了子平。
起身的时候,他看了一眼承德县发来的奏报,上边明确列举了镇中将军府今年的粮食收支与转运出来的钱粮。
心腹,也有可能会被架着造反。
所以,控制他们的其实是粮食。
镇中将军府的粮仓,只有五个月的存粮。
若是镇中将军造反,五个月内不能镇压四方,那么他很快就会断粮,然后被瓦解。
一旦国家的规模上来了,控制兵马的肚子,就是最好的控制军队手段。
不然他造北平城与北平附近的粮仓群做什么?(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