还离着五六丈远,小孩哥拉长声音喊了一声,转眼钻进店里再寻不见——实在人太多了,乌泱泱人头攒动,看着不只是黄家村的人,像是邻村的人都跑来这里吃早饭。
宋微尘抽了抽鼻子,嗯,酸辣粉的味,像是加了火锅底料做调汁?真香啊。
“微微?!!!啊啊啊我好想你!!!”
正想着,一道红色的身影冲她咋咋唬唬尖叫着奔了过来,不是杨锅锅又是谁。
杨锅锅比宋微尘高出大半个头,又天生一副大骨架,一把便将宋微尘轻松抱了起来,开心的在原地转圈圈——近墨者黑,她这行为模式,显然也被宋微尘带跑偏了。
“别转了,晕车……”
宋微尘一双小爪紧紧趴在她肩头作势要呕,杨锅锅笑着停了下来,还没完全站定就被墨汀风黑着脸将宋微尘夺了过去,小心翼翼放在地上。末了真的怕她犯晕,不动声色站在身后让她靠着自己,护妻感十足。
“都多久没来看我了,让我好好瞧瞧你!”
杨锅锅才不管墨汀风剜人的目光,攥着宋微尘的手又将她拉到自己身边,手已经摸上了宋微尘的胳膊和脸,
“不是,你都瘦成这样了,怎么还有下降空间?”
“黄三儿,贵客到,包间,两个甲级套餐!”
杨锅锅朝着店里吼了一嗓子,之前那个带宋微尘和墨汀风过来的半大小子应着声迎了出来。
此时他已经换了一身衣服,一看就跟杨锅锅身上的红色儒裙同材质同系列,只不过是男装,左臂和后背上的“杨锅锅”绣贴很是醒目,原来他就是黄三儿,看样子是火锅店的帮工。
看着他们的制服,宋微尘满意点头,杨锅锅最大的优点就是听劝,只跟她说过一次,要做成百年老店必须注意品牌形象的建立和管理,要有企业识别度,要设计品牌logo,她全都照做了。
……
“嗯,不错,不错。”
宋微尘一副投资人视察的模样,老神在在的点着头背着手,一边四下打量着,一边跟着杨锅锅进了最好的一间包间——不愧是私域,窗外树林尽收眼底,春季花草繁盛,百鸟争鸣,一脉桃花源。
“我看着人挺多的,早饭时间的翻台率怎么样?”
“翻台率?”
杨锅锅虎躯一震,有些哆嗦地掏出了随身的一本册子,上面记着一堆乱七八糟的宋微尘教她的术语和公式。
“有了!翻台率=(餐桌使用次数-总桌数)÷总桌数x 100”
“加上包间,咱们一共有25张桌子,早饭时段通常接待100桌客人,翻台率300”
“300,嗯,还不错。”
酸辣粉和热干面这种东西,价格便宜量又足,村里人还不用自己烧火或者吃隔夜冷饭,最关键的是有油水,乡下人早起要干重活,这种浓油赤酱又顶饱的东西,实在没理由不爱。
宋微尘点点头,波澜不惊,这个数据全在她的预料之中,
“不过还可以更好。”
“望海镇水运发达,加上本地实施稻麦复种,所以小麦价格便宜,加上红薯高产,咱们完全可以拓宽产品线,把豆腐、鸡蛋和蘑菇馅儿的生煎小笼还有红薯饼安排上,这样翻台率会更高,我估计可以到500。”
“甚至可以提供一定距离内的外卖服务,而且单次消费高于一定银钱就可以免配送费,或者是一次储值800文钱就可以成为咱店的会员,也可以免配送费,反正只要不打仗,像黄三儿这样的半大小子村里有得是,人工费低,划算。”
宋微尘说得平静,落在杨锅锅耳中却如惊雷轰鸣,左右都是差不多的年纪,她不明白眼前这个柔弱的小丫头脑中这些闻所未闻的想法和词藻都是从哪儿来的。
两人热聊正酣,黄三儿端着一个大号托盘进了来,里面是两碗热气腾腾的酸辣粉,一碗汤底红润且有椒麻火锅底料的气息,一碗则净白些,像是用鸡汤熬制,浇头里则有烤脆的黄豆和花生,混着蘑菇和豆腐碎,食色双全。
每一碗旁边还用小碟配了一个煎蛋,这也是宋微尘的手笔,美其名曰“太阳蛋”,另外还有一碟爽口小菜,一小碟风干野兔肉丝,美其名曰“套餐”,根据不同的包含物定成甲乙丙丁四档。
“快尝尝咱自家手艺。”
杨锅锅熟稔摆着盘,浓油赤酱的那碗自然是墨汀风的,清汤的则放到了宋微尘面前,
“你肠胃虚弱,不适宜吃太过刺激之物,这碗是特意为你做的。”
宋微尘笑咪咪吃了小半碗,她早已没了味觉,其实吃什么都一样,但嗅觉和口中触感让她确定,这碗酸辣粉是很有核心竞争力的。
“好吃!”
“好吃吧!你是不知道,托你的福,蝈蝈我现在出息了!十里八乡都有人特意跑来吃咱这一碗,那会儿还在黄奶奶家的院子呢,连镇上府衙的人都被吸引来……”
说到此处,杨锅锅突然噤了声,似是不愿提起那段往事。
她从怀里掏出一个小布袋刚要递给宋微尘,却被后者握住了手腕,支走黄三儿又关了包间的房门,这才拉着杨锅锅坐到了靠窗的茶座,
“我方才就想问你,黄阿婆的院子被谁占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