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返回目录 阅读足迹 更多章节
第507章 南宋词人韩元吉
第(1/3)页

宋代的统治者一直崇尚文治,对文臣重用,提倡教育,对知识分子优待。

两宋时期可以说是思想文化环境最宽松的时期,客观上对经济、社会、文化的发展起到积极作用。

宋代皇帝下诏对士大夫待之以礼,之后又确立崇文抑武政策。

在这样的政治氛围下,知识分子参政议政的热情空前高涨。

他们思想活跃,从而推动了宋代思想、文化、学术的大发展。

于是,宋代大批文人迅速走向政坛,韩氏家族也是如此。

在北宋有韩琦,而在南宋则有韩元吉。

“宋代入仕之途主要有二,一为进士考,一为袭门荫。”

“韩元吉的入仕属于后者,韩元吉的里贯在河南颍川。”

“北宋有两韩氏并盛,一为相州韩氏,一为颍川韩氏。”

“在韩元吉10岁时,金人陷落两京,中原大乱,宋至南迁。”

“韩氏一门避地江南,其中有一支居临川,而元吉一家则迁至福建邵武。”

“绍兴14年,28岁的韩元吉第一次出闽,参加进士考试,落第不取。”

“绍兴18年,再次应试不第,但因先祖的关系,遂以门荫顶吏部之选。”

“刚过而立之年的韩元吉在当时已有很高的文名,大家对他以门荫入仕都认为是件值得荣耀的事。”

“以门荫入选的次年,韩元吉赴处州龙泉县主簿任。”

“大约在绍兴21年的秋冬之际,他离任龙泉,返临安侯调,再次寓于德清。”

“他第一次寓居德清是在绍兴14年落第后,因为兄长元龙作余杭县主簿之故,他选择了湖州德清慈相寺暂成。”

“这次重回德清,吕祖谦来访,是他们首次相识,吕祖谦后来成为韩元吉的女婿。”

“绍兴22年,有诗投知平江徐琛求职,23年春又有诗寄仁和县尉梁士衡。”

“绍兴23年秋天,韩元吉应知信州黄仁荣之聘,到信州幕府供职。”

“绍兴26年初,黄仁荣移江东转运判官,跟着周葵于3月接任。”

“周葵是当时著名的经学家,韩元吉早有愿见之心,恰好到信州任上,韩元吉继续做他的幕府。”

“但当年12月周葵罢官,韩元吉也随之解除了幕职。”

“信州幕府的4年,使韩元吉对此地的山水、风土、人情有全面而深入的了解。”

“虽然他以前出闽时也曾经过信州,但那只是他旅途中的一站,而信州的这4年却是他人生中的一站。”

“韩元吉知福建建安县,用广而赋啬,颇有政声,并于城西建凌风亭。”

“韩元吉在他的思想和行为上是一贯的主战派,当时主战派中又分为情绪派与理智派,而韩元吉属于后者。”

“事实上张浚后来的冒在进攻果然因准备不足而失败了。”

“这封长书证明了韩元吉对当时形势的判断与分析是正确的,他不是兵家,而是一个政治家。”

“隆兴初年,韩元吉的哥哥元龙为淮东总领官,总领所设在镇江,母亲因此跟着哥哥住在此地。”

“韩元吉以新鄱阳守的身份赴镇江看望母亲,当时陆游恰好为镇江通判。”

“他们两人是早就认识的,这次相逢镇江,一起览观江山,举酒相属,更相唱和。”

“乾道元年正月以后,韩元吉以考功郎征,任江东转运使。”

“母亲在宣城去世,韩元吉先至宣城奔丧,后忧居上饶,说明其时他已将家安在了这里。”

“丁忧其间,他潜心学问,与上饶湖潭学者王时敏多有交往。”

张居正:宋代名门之后韩元吉,是个政治精英,也是个诗文大家。

韩元吉是南宋前期一位重要的历史人物,主要政治活动集中在孝宗朝。

为官期间,关注百姓疾苦,力求减轻民众负担。

提出了关于整顿吏治的建议,力求有所作为,以积极的姿态活跃于南宋前期政坛。

韩元吉自幼承家训,政治、文学皆显著,加之韩氏一族乃北宋世家大族。

故韩元吉朋友圈里的好友个个都是南宋的名家,这些人在为官、人格、思想等方面对他都影响颇深。

于是,作为一个官员,韩元吉关心朝政,关心民生疾苦,主张收复失地,而这正是当时正直爱国的士人的共同心声。

而作为一个诗人,他并不将眼光局限于个人生活的小圈子里。

他的诗歌反映的生活面很广,战争、朝政、友情、亲情,山水风光乃至亭台草木,几乎无所不包。

第(1/3)页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都在看:祭司大人略感疲惫大帝老爹给太多,系统不服已黑化穿古今小杂货铺:拐个皇子生崽崽秦河徐长寿换亲后和糙汉大佬结婚了[八零]万千宠爱狼出狱让你下山找妈,不是让你祸害师姐窃香夺玉离婚当天,小姨子骗我去她房间自古颜控克病娇九色神雷转萌宝驾到:总裁爹地宠翻天小小假太监真千金心声泄露后,全家火葬场了小村姑也能是万人迷吗?夺命风水局我靠焚尸超凡入圣秦河徐长寿竞选神明女巫的异世界生存实用指南四合院回到五零拒婚后我高嫁小叔,太子爷你哭什么?福运三岁小郡主闪婚渣男小叔,她觉醒了一身反骨明末太子:父皇咋把龙袍披我身上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