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返回目录 阅读足迹 更多章节
第491章 扬州八怪郑板桥
第(4/4)页

“乾隆二十八年,参加虹桥修禊席,与袁枚结识,并互用诗句赠答。”

“晚年的郑板桥游历四方,每到一处便会赋诗、题书、作画,这个时期是郑板桥创作诗歌较为多的时期。”

“乾隆三十年十二月十二日,郑板桥去世,享年七十三岁,葬于兴化城东管阮庄。”

曾国潘:郑板桥的故事,率真之人,至情之魂。

在悠悠历史长河中,郑板桥宛如一颗璀璨而独特的星辰,闪耀着人性的光辉。

论及板桥的为人处世之道,率真二字恰似那简洁而精准的画笔,勾勒出他灵魂的轮廓。

郑板桥深悟恕道,人情练达在他身上展现得淋漓尽致。

从生活的点滴细节中,他那十足的人情味如涓涓细流,润泽着每一个与之相关的灵魂。

无论是吟诗还是作文,字里行间都似有情感的精灵在跳跃,那至情至性如澎湃的潮水,冲击着读者的心岸。

他曾以一首七歌,将内心深处的情感世界毫无保留地袒露。

在那首七歌里,他倾诉着自己的坎坷经历。

幼年时,家境贫寒如冬日的荒野,寒风凛冽,吹得人瑟瑟发抖。

家中常常食不果腹,粗粝的食物是他童年记忆中难以磨灭的苦涩。

为了求学,他在昏暗的烛光下苦读,那微弱的光线映照出他清瘦而坚毅的脸庞。

却因贫困几次险些中断学业,可他对知识的渴望如燎原之火,从未熄灭。

成长之路,荆棘密布。

他怀揣着梦想四处奔波,却屡屡碰壁。

科举之路崎岖坎坷,一次次名落孙山的打击如同巨石压在心头。

但他没有放弃,在无数个日夜中自我砥砺。

生活的窘迫如影随形,他居无定所,衣衫褴褛,遭受着旁人的冷眼与嘲笑。

然而,这些磨难并没有让他的心灵变得麻木,反而成为他灵魂深处情感的源泉。

他在七歌中书写对乳母恩情的铭记,乳母就像黑暗中的烛光。

在他饥饿时给予食物,在他寒冷时给予温暖。

那无私的爱如涓涓细流滋润心田,成为他心中永恒的温暖。

是对后母之爱的感恩,宛如冬日暖阳,驱散了曾经可能有的阴霾。

是对叔侄亲情的珍视,血脉相连的情感在他笔下如藤蔓般缠绕生长。

是对朋友道义的坚守,如同坚固的磐石,任风雨侵袭而不移。

而对于自己曾经的困顿,他没有丝毫的掩饰,那是生活给予的磨砺,每一笔都写满了艰辛与坚韧。

七歌中,没有华丽的藻饰,没有刻意的雕琢。

只是那随口而出的白话,却如声声泣血,一字一泪。

深深打动着每一个听闻者的心灵,让人为之动容,为之落泪。

即便富贵加身,板桥也从未忘却贫贱的故旧。

他对贫寒求告者的关怀,尽显于细微之处。

先请他们吃一碗热粥,那腾腾的热气,不仅温暖了求告者的身体,更慰藉了他们惶惶不安的心。

在询问来意之前,这一碗热粥传递的是尊重与怜悯。

他体恤童仆,设身处地为他们着想,看着那些年轻的孩子,他眼中浮现的是自己孩子的身影。

这种推己及人的善良,如同璀璨的星光,照亮了那些平凡人的生活。

甚至,为了保全一座无主的孤坟,他甘愿买下无人问津的荒地。

在他眼中,每一个逝去的生命都值得被尊重,每一座孤坟都承载着曾经的故事。

他希望自己他日归土之时,能与这些地下的灵魂作伴。

这种泽及枯骨的想法,是仁心的高度发挥,是对生命最崇高的敬意。

在这个惯见虚伪取巧的社会中,板桥的率真就如同一股清泉,涤荡着世俗的尘埃。

他就像一面镜子,让人们看到了人性最本真的美好。(本章完)

第(4/4)页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都在看:拜托,我真不是富二代结婚十年,妻女厌我,离婚后我炙手可热不卷了,回去看山海我在民国捡漏,开局百万倍利润侯府断亲?重生嫡女惨虐全家!家族赶我走后,才发现我无敌天下毒步江湖从吞噬万物开始无敌校花是我的童养媳参加恋综,你把国民女儿拐跑了?醉玉生欢直播团宠,神豪大哥们通通拿下!六年后,三崽携她掀翻帝国财团江湖,美人,少年郎总裁别太撩,前妻她有马甲护体沈总,你再虐,夫人就要死了我踩死条虫子,你说我屠了条龙?都市猛龙下山:我的绝色校花保镖深情诱宠上班刷剧下班暴君,我的八极拳不讲武德赵旭李晴晴末世直播召唤黑粉后,惊动了国家失忆改嫁,渣男跪地叫皇婶燃尽春夜弄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