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不,知道胡馨月招募士子会影响到老朱家的名声,着急了吧!
“这种事儿,是没有办法的!”
“两个方面来说吧,其一,从月儿那来说,她作为中宫皇后,执掌皇家这么大一份产业,那必然对于人才是一直短缺的。”
“至少在最近这么些年的时间里,这种情况,会一直持续下去。”
“因为皇家的产业,扩充起来是非常快的,而内侍、宫女也是有限的。”
“而从民间招人的话,,一个能识字、会算数的要求,就拦住了许多人了。”
“所以,最终招募到的人手当中,绝对有不少是有功名的。”
说到这里,胡老大爷一脸的淡然。
这种情况,上辈子他其实经历过。
世纪交汇的时候,各个行业蓬勃发展,那时候是真的缺人。
大规模的下海潮,大规模的人才荒,让那些原本向往体制铁饭碗的人才开始涌向了私人企业。
毕竟,你就是再铁的铁饭碗,也得让人吃饱饭不是?
当私企的报酬已经一年顶得人原本十年薪酬的时候,人还能在原本的单位呆得住?
而如今的皇家产业集团,则是反过来了。
说白了,月儿这丫头手里的产业,相对来说,就等于是国企。
而且是福利待遇相比官场拉满了的那种国企。
这里头的内侍,那可都是有品级的。
甚至,如今已经有皇家产业集团里头的工匠、管事获得品级了。
虽然这个品级,并不能直接转到官场上去,但,谁都得认!
因为你不认宫中这一套官员品级,那便是推翻了整个官僚体系。
那谁扛得住?
所以,皇家产业团,还真就并不是完全没有吸引力的。
看着朱元璋在沉思,胡大老爷转而说起了后边半截。
“老朱,真正要命的,还是在于另一件事。”
“那就是,随着大明的国力蒸蒸日上,你觉着会有多少人让自家孩子去读书?”
“那到时候,这些人,咋办”
“这里头,真正能科举进士的,可能十不存一。”
“毕竟官场那是实打实的规矩森严,你不够格,那就进步了门。”
“那剩下的人,咋办?”
“这时候,钱多、有品级,还同样是你老朱家产业的皇家产业集团,你觉着会不会让他们高看一眼?”
朱元璋再次易烦躁的抠起了头皮。
因为这事儿,乃是显而易见的。
真要是到了当官当不成的事儿,能去皇家产业团,那不比在家一事无成要好得多?
那到时候,前赴后继的人冲向这皇家产业团……
乐子大了啊!
胡老大爷似乎是嫌事情闹得不够大一般,转而嘿嘿笑了两声后,说出了最后一个问题。
“老朱啊,你想过没有!”
“随着皇家产业集团的不断发展,内里的管事品级越来越高,能力越来越强。”
“或许某一天就会出现第一个从皇家产业团调任官场的人。”
“无论是平掉还是降级调用,一旦这种人出现,嘿嘿,老朱啊,那乐子可就真的大了。”
“毕竟,考不上进士,难不成连皇家产业集团都考不进去?”
“到时候,你咋办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