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乐遥多次想要找借口无果后他也只能接受这个现实,答应李崇泰后天就入职。
走在回宿舍的路上,他没有想到他的学生生涯就这样仓促地结束了,没有一丝的准备就这样草草地结束了。以后他便不再是一个学生了,想到就要告别这个学校,就要脱离这个做了二十几年的学生身份,乐遥心里有失落有彷徨有伤感。
今晚的夜色格外的美,月明星稀薄云如纱,皎洁的月光挥洒,注定多年以后他还会想起这个夜晚。
他就这么漫无目的地走着,突然隐隐便觉得有目光在窥视他,他思念一转就站定在了那里,假装欣赏着周围的夜色,目光却是会多在那几棵合抱之树与月光产生的阴影里停留。
他醒过来之后原本便异于常人的第六感更是又上了一层楼,几乎任何跟自己相关的事情他都能第一时间察觉。身体机能也比之前明显增强,肌肉也更加明显。
医生解释说这可能是人体潜意识保护的结果,倒是让乐遥有些云里雾里。不过既然没有不舒服检查结果又没有异常,他也不多想,有句话说的话没病都能想出病来。
约莫一分钟以后那种隐隐的危机感消失,乐遥才舒了一口气,继续逛着这个熟悉而陌生的校园。
第二天一早,乐遥就开始收拾行李,其实也没有什么可收拾的,就是一些纪念性的东西被他给塞进了行李箱,其余该丢掉的丢掉,把床位和桌子清空。锁了门,恋恋不舍地看了宿舍最后一眼,毅然决然地踏上了前往龙城的旅途。
龙城,中夏西北地区的一个重要经济文化中心,据考证建城已经有一千三百年的历史,是中夏文化不可或缺的一个重要地区。
乐遥对于这个地方还是算是有些了解但是大多是从新闻上,至于到实地去了解当地的风土人情还真没有过。
他记忆最深刻的是从一本名叫《光华录》的一个古代记事小传上了解到的,龙城境内有一座连绵百十公里的大山名为云垂山,顾名思义连云层在这都感觉像是垂下来一样,可见其山巅之高,当然有故意夸大之词但这座山海拔也到了两千五百米以上。
山上有诸多道观,每年都会有小道士下山跟着老道士去世俗世界走上一遭以此来了解世俗磨练道心。
根据《光华录》记载的一个故事,一老一小两道士下正赶上当地一个县老爷做寿,他们也受邀前去,席间表演仙术当作礼物以此祝寿。
老道士站定,手上手势变换,一作塔状一作牛角状,闭目数息,口张吞气足足数十息,众人皆惊。旦见老道鼻息缓急,白烟从其鼻中而出,分而为二,一下化为一老龟,纹路可见,一上左白鹤,羽翼清晰。
客人皆呼神技,白烟如流泉源源不断,老龟身下生莲,白鹤头顶出云,龟伸精神,鹤展卓绝,随后龟入水鹤冲云,白烟散去,众人言其为龟年鹤寿之意。
县令大喜,意犹未尽,起身施礼望受累。
小道士起身还礼,称师父已年迈由他代为表演,并言技艺不精望担待。
说毕,手势定型,吞气鼻出,白烟缭绕而上,升至九尺有余。白烟缠绕,一仙阁现,雕栏玉砌,大气磅礴,浩瀚不可言,持续十息左右,散去。
云窗雾阁,仙山琼楼,美好祝愿。在座无不佩服,肃然起敬,知其本领不在其师之下。
事毕,两人不再停留,离去,之后未曾再闻。
乐遥坐在动车上,看着窗外飞驰而过的风景,想着在书中看到的关于龙城的奇闻趣事。
他没有选择坐飞机,而是想要坐了一趟直达的动车,算是看看沿途的风景感受祖国的大好河山。
早上出发,傍晚时分龙城站已经在他的眼前。这个动车站可谓是别具一格独具匠心,尽情彰显当地的历史与文化。
夜晚,整个城市热闹起来,霓虹灯闪耀街上人头攒动,乐遥感受着这个它的繁华气息,试图穿过一条条街道去了解这里。若是工作之后不会有什么大的变动,那么他就要在这里定居了,对于随遇而安的他来说这未尝不是一件好事。
他走在交错纵横的街道上,看着周围的小商小贩饮食男女,尽情感受着独属于这个城市的气息。
一个人口超过千万的大都市自然也是一座不夜城,不过乐遥对此不感兴趣,回到宾馆他便早早地睡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