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大小子有些沮丧,低着头不说话。
老兵到底心软,就道。
“这话不错,但也有例外。
有个盼头儿总没错,先看看,什么时候殿下万一过来,也许有机会呢。”
“是啊,小殿下一般会跟着殿下,说不定就看重这小子了。”
“不见得,小殿下的坐骑都是老虎黑熊,显见是个胆子大的,他想收随从,定然也要天资过人的。”
众人七嘴八舌说着,倒也热闹。
这样的对话,几乎在各个村子都时有发生。
今年的灾情实在太严重了,无论是靠山吃山,靠水吃水,还是地垄沟里刨食,都没了指望。
而近卫军进村驻扎之后,虽然吃的大半也是粗粮,但还能见到细粮的影子。
城里更是陆续送给了冬菜和牛羊过来。
每次大灶烧火,一日两顿饭,村里的大人们能忍得住,小孩子们却是馋的不成,蹲在门口,恨不得嗅着香气饱肚子。
人心都是肉长的,兵卒们想起他们留在家里的孩子,这手里的饭碗端着就有些沉重。
于是,大营分来的少部分细粮,首先送了一半给村里的小孩子。
周岁以内的,吃不了粗粮,母亲也没奶水,这细粮就是救命的好东西。
无论是细面糊糊,还是熬米粥,都是人间美味。
得了细粮的人家,跪下砰砰磕头啊。
然后兵卒们熬羊汤时候,就会多添一桶水,再带大孩子和老人们一碗…
一来二去,兵卒们的口粮几乎要分出三分之一给村里。
他们自然吃不饱,但村里人却拿他们当恩人一样看待。
衣衫自然有村里妇人给洗,就是砍柴都有汉子们砍好送到门口。
若不是兵卒们坚持,怕是巡逻的差事,村里都要代劳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