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晋这几年通过土断、南北合并的方式,使得赋税飞增,积累了北伐的资本。
北伐时机已到。
现在的问题是,长江以北现在除了刚刚灭了魏国建立燕国的鲜卑人慕容氏,还有另一个在关中地区建国的氐族人建立的秦国,史称前秦。
前秦是乘着赵国内讧、魏国初建的混乱时期建立的国家。
这一下又恢复了三分天下的时代,秦国,燕国和大晋。
但是以大晋目前的国力,同时打秦国和燕国是不可能的,只能选择一个。
选择谁呢?
柿子当然选软的捏了!
大晋选择了秦国。
一来秦国看起来比较“软”,二来大晋的旧都洛阳就在目前秦国的版图之内,如果能够收复洛阳,对
大晋而言不仅仅是一场战争的胜利,这其中的意义太多了。
大晋于是决定伐秦。
桓温有伐蜀的经验,自请伐秦,打到关中,收复洛阳,太后褚蒜子同意了。
桓温带着四万军队从襄阳出发,原本还有后续军队一起北伐,但是燕国看到大晋打秦国,一定防守空虚,于是乘机派兵去打大晋。
荀灌的弟弟、寻阳大长公主的驸马、徐州刺史荀羡带兵保护大晋,和燕军交战,斩杀了燕国大将王腾和慕容兰。
至于灌娘和周抚去那儿了,自从桓温伐蜀之后,夫妻两人一直镇守在西蜀,维护这里的和平。清河把妹妹安定公主和十岁废帝送到蜀地隐居,就是荀灌亲手安排的。
荀羡守护大晋边境,却因伤病而退,次年就病逝了,年仅三十八岁,真是天妒英才,他和寻阳大长公主没有子嗣。荀羡死后,寻阳大长公主没有改嫁,默默守着当年一度逃婚的丈夫的灵位。
荀羡和姐姐荀灌一样,都是年少成名,可惜寿数太短,大晋又失去一颗将星。
当然,这都是后话了,荀羡在战燕国的时候,桓温带着四万军队北伐,前秦派出五万大军拦截。
足迹踏在故土上,多少年没回家了?
北伐军士气大盛,势如破竹,频频获胜。
大晋军队杀到汉中,长安洛阳都在咫尺,汉中残留的中原百姓纷纷献上水和粮食,哭道:“没想到有生之年还能见到官军!”
看着这些白发苍苍的老人还有从未见过大晋军队的年轻人,桓温备有成就感,筹备多年,大晋军队终于踏入关中,回到故土,他喝下百姓献的水,“不怕,我们会保护你们。”
这一刻,桓温觉得自己半生的付出都是值得的。
桓温乘胜追击,发誓度过灞水,直攻长安。
可是王悦派信使给桓温紧急传信,要他立刻班师回朝。
桓温这一支北伐军深入前秦腹地太远了,军粮屡屡被前秦的军队截获,根本运不过去。
原本带兵护送粮草支援桓温的荀羡又被燕队拖在战场上,无法抽身。
如此一来,桓温就面临断粮的问题。
王悦手中有粮食,但没有军队护送,这些粮食最后只会被秦国截获,肉包子打狗,有去无回。
人马断粮,就失去战斗力,光靠士气是不行的。
所以王悦要桓温赶紧回来。
桓温的热情被兜头浇了一盆冷水。
望着灞水面对的长安城,桓温不甘心啊!
老师,这一次我不能听你的了。
桓温把王悦的信撕毁,扔进灞水里,号令全军收割关中尚未成熟的小麦,当做军粮。
王悦得到信使的消息,得知桓温不听话,还下令收割关中粮食时,脸色大变:“桓温太心急了,这次要反胜为败。秦军看到桓温收割尚未成熟的小麦,就知道大晋军队缺粮。”
果然,秦国下令提前收割关中境内所有的粮食,坚壁清野,连一根草都不给桓温留下。
桓温军队彻底断粮了,被迫杀马为粮。
杀马影响士气,秦军乘机攻打而来,大晋大败。
桓温无奈,只得退兵,途中三千关中百姓拖儿带女,自愿跟随大晋的军队去江南,北方已经各个民族争霸的天下,汉人的生存越来越难了,还不如去江南找活路。
桓温保护着三千关中百姓班师回朝,中途还时不时被前秦袭击,桓温军队战死一半人,带着两万残兵和三千关中百姓回国。
这一次北伐,虽然没有获胜,但是三千关中百姓那句“没想到有生之年还能见到官军”使得桓温享誉大晋。
毕竟,桓温只带着四万军队,差一点点就打到长安的成绩已经很不错了,长安东边就是洛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