也不指望卖鸡蛋卖鸡肉赚钱,纯粹是为了家里吃。
陶爱红去年猫冬时怀了孩子,今年又是坐月子又是生崽崽,鸡肉消耗快,家里养一些就省得去外面买了。
开春后,甄臻骑着自行车去了一趟县城,她先带了一包馓子,两包红糖,去了孟丽家。
孟丽正抱着闺女在院子里玩,她家俩小子正和曹家父母跳格子呢。
“婶奶奶!”大宝第一个认出她。
甄臻和孟丽走得近,大宝又喜欢跟大丫一丫玩,对甄臻也是很熟悉的。
孟丽见到甄臻很激动,“婶子,你怎么来了?来我家还带什么东西?”
甄臻把东西放下,馓子拿出来给曹家父母尝尝,曹家父母也是很喜欢她这个亲戚的,对她很是亲昵。
“桂芝,你这趟来城里有事?”曹母问。
甄臻就把要买房子的事告诉了曹母,她上次就打听过这房子,曹母就没太惊讶,只是没想到她要买。
“买下来多贵了,还不如租下来。”
甄臻也有自己的考量,“租下来就怕房东事多,花了一两百修好了,最后再不租给我了,那我找谁说理去?”
曹母觉得她考虑很周到,“我看城里还没有开店的,你这么干会不会太冒险?”
曹父倒是挺开明的,“中央已经让放开了,以后就可以自由做买卖了。”
曹父很看好甄臻,觉得甄臻是个利索干净的,做生意没别的,就是模样习惯要好,否则人家看了就不喜欢,怎么会去你家买东西?
曹母就点头,“那我找老徐夫妻俩打听一下?”
老徐是曹母和曹父的老同事,这房子是他俩的房子,只是房子年久失修,老俩口的钱都在儿子手里,儿子一直不拿钱修房子,这房子就一直空下来了。
甄臻要是想买,就得翻修一下,要费不少事。
可甄臻就看上了这块地,这里是老城区,周围都是家属区,农村人来城里买东西也必须路过这条街,离电影院、中学、幼儿园都不远。
县城跟大城市不一样,大城市可以无限往郊区夸张,可县城就算过了几十年,主要活动区域也还是老城区这一点,老城区的人都舍得花钱,做生意更稳妥。
曹母就叫曹父骑自行车带自己去了趟徐家,徐家老俩口也是好久没见老同事,激动地把他俩迎进去。
曹母聊了几句家常,就说了要买房子的事。
老俩口没想到有人这么大胆,一时也拿不准,倒是她儿媳一听说可以有钱赚就给答应了。
那房子破的跟鬼屋似的,想要住人至少要花一两百去修,有这钱都可以盖新的了。
城里可没人当冤大头买这房子,也就是这农村人不识货。
徐家生怕她反悔,叫她给百块钱就行。
曹母觉得价格太高了,主要是翻修费钱,但也没办法,路边的房子不是有人住就是产权不清晰,就这套最合适。
曹母就帮着传了话。
才百块也是甄臻没想到的,不过这种破房子除了她也没人会买,她故意为难了一下,说要回去跟儿子商量,看能凑出多少钱来。
徐家那边听了这话也是很忐忑的,生怕她不买,特地叫曹母回话,说可以少十块钱。
甄臻听到消息后就没再犹豫,这么好的地方,光是宅基地就不止这点钱了。
她写好了合同,叫孟大国去把房子给买了。
孟大国去看了房子,就觉得他娘真是太猛了!
这么大的房子说买就买了?
价格是不便宜,可这房子面积大,前头是门脸房,很宽阔,有五六间房子那么大,后头还有两间仓库,一个带间住宅的小院子。
虽说现在是有点破,可敲敲打打,修好后还是很不错的。
又能做买卖,又能住人,房前屋后的,别提多方便了!
孟大国也是很满意他娘选的房子,觉得他娘眼光真好,回头就把大川和孟大柱兄弟俩带来城里了。
孟大柱继承了他爹的
好手艺,盖房子修房子不在话下。
他糊里糊涂来了城里,以为孟大国朋友家盖房子要找他,谁知是他婶子在县城租了门脸准备开铺子。
这可把孟大柱给惊到了,心说他婶子怎么这么大胆,什么都敢做!
不过孟招弟能考上大专,就多亏了她婶子,这会子婶子需要帮忙,就是上刀山下火海他也得帮啊。
“屋顶修一下就行,其他地方看着破,其实结实着呢,我估摸着用几十年问题不大。”孟大柱评估道。
孟大建也摸着墙体说,“看着破破烂烂的,其实没大问题,就是这以前的老房子屋顶高,修起来比较麻烦,不过难不倒我跟我哥!”
孟大建还自夸了两句,也是叫甄臻觉得好笑。
这俩人虽然不是她亲儿子,但天天看着,有事一叫就到,那也是比寻常亲戚要走得近的。
甄臻就夸道:“你跟你哥做事都稳当,事情交给你们做,我也放心。”
孟大建就乐呵呵地笑了,难怪孟大国就喜欢往婶子面前凑,被人夸奖的感觉真是不错,夸一次就管好几天,下次要是没动力再来找他婶子夸一句,又能乐呵好一阵子。
孟大柱和孟大建就回家找孟老太爹解决材料的事了。
他婶子已经把装修图纸画给他们了,哪里用作仓库,哪里用作住房,哪里是门面,哪里是楼梯,门口怎么设计都写得一清一楚。
孟大柱和孟大建第一次接这样的活,也跃跃欲试,俩人回家商量了半天。
孟老太爹一听这事,烟袋都顾不上抽了,“什么,老一媳妇要去县城开铺子?怎么没听她说?”
孟老太也惊道:
“你婶子回来没?我去问问她怎么想的。”
“没呢,婶子说去办什么营业执照了。”孟大柱就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