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们,我们现在去河边放河灯吧。”
小燕子不知道什么时候买的河灯,只见她给每个人都发了一个,“现在每个人手里都有了吧。”
“有了。”
孩子们开心地大喊着。
小燕子:“既然大家都有河灯了,那就一个个排好队伍跟着我一起去河边放河灯吧,一会儿放河灯的时候记得要许愿哦。”
放河灯的时候,所有人都闭上眼睛许愿,期待来年能够心想事成。
“爹娘,你们今年有许愿吗?”
“有啊。”小燕子看了一眼永琪,“今年的愿望就是可以平平安安的到达北京,祝愿所有人身体健康、长命百岁,祝愿我们大清国运昌隆。”
南儿伸出手突然捂住了小燕子的嘴巴:“嘘,娘你忘记了吗?你说过的愿望说出来就不灵了,你怎么把自己许的愿说出来了呀。”
小燕子被南儿逗得哈哈大笑,但是又脸色凝重地看着她:“南儿,我们过几天就要启程上路去北京了,离开大理离开我们住了这么多年的家,你愿意吗?”
“娘,我们要去哪里?去皇宫吗?”南儿眨着大眼睛看着小燕子。
“对啊,你愿意吗?”
“我愿意,我记得你之前跟我和弟弟妹妹说过,那里曾经是爹的家。”南儿认真地说着,“那舅舅和舅妈他们也会跟着我们一起去吗?”
小燕子:“当然啊,他们自然会跟我们一起去北京,因为我们是一家人啊。”
“那就太好了。”
“为什么这么说?”
“因为我不想跟舅舅舅妈分开。”
“我们永远都不会分开的。”
很快到了出发的日子。
一大早天刚亮。
尔康、箫剑、柳青和永琪带领着小桌子小凳子一起忙前忙后,准备着回宫事宜。
晴儿、小燕子给孩子们洗漱完去屋里吃早饭。
紫薇、柳红在房间里整理着并且检查是否有遗漏的,等确认无误后便和明月彩霞一起把包袱一个个放到马车上。
然而就在此刻,曾经受过箫剑帮忙的邻居们都不约而同地带着礼物聚集在四合院门口,还有住在隔壁的大叔大婶儿们也都纷纷赶来表示要跟他们道别。
“箫大侠,这是我家自己养的母鸡,希望你们不要嫌弃。”
“晴儿姑娘,小燕子姑娘,这是我昨晚上连夜给你们赶制出来的百家枕。”
“这些鸡蛋是我攒了一个月的,别看个头小,但是和外面卖得不一样的。”大婶儿笑着,“本来啊这些鸡蛋我准备拿到集市上卖掉的,可是我知道你们要走了,我也没有拿得出手的东西,也就这些鸡蛋值点钱,你们就看在我的面子上收下吧。”
小燕子和晴儿在大家的坚持下只好收了下来。
晴儿行了礼:“谢谢大家,我们真的非常感谢大家,我们都不知道往后该如何回报是好。”
其中一个大婶儿穿过人群,来到晴儿面前,强忍着眼泪将一副厚实的手套塞到她的手中:“我的好晴儿,在路上你可要好好照顾自己的身体,你的身体向来要弱一些,而且自从生完小花之后就更差了,特别是每到换季的时候就会感冒手脚冰凉,以往我会隔三岔五地给你送生姜和红枣过来,但是以后我没办法再给你送了,所以早上我特意起得早给你做了一副手套,很暖和的。”
晴儿当着大婶儿的面试了一下手套,感谢道:“谢谢大婶儿,手套很合适很舒服,这些年也很感谢大婶儿能够一直惦记着我,你记得也要好好照顾自己知道吗?”
大婶儿:“好晴儿,我会的。”
此刻又有一个大叔来到他们面前,语气中带着些责备:“你们怎么都不提前告诉我们要离开这里了,若不是昨晚我家老伴带着孩子回家经过你们家门口的时候,看到你们在收拾东西便随口问了一句,才得知你们即将离开大理,否则我们都还被你们蒙在鼓里呢。”
大家你一句我一句,渐渐都把正事给忘记了。
幸好尔康提醒道:“时间不早了,我们是时候要跟大家告别出发了。”
小燕子、晴儿、箫剑和永琪带领着孩子们,给街坊邻居们深深鞠上一躬。
感谢这么多年来,对他们的照顾和关心。
如果当年不是因为这些大叔大婶儿们对初来乍到的他们给予帮助,他们怕是没有这么快能够适应大理的生活。
“好了,我们出发吧。”永琪说。
箫剑、柳青、小桌子小凳子带着孩子们坐在一辆马车上,小燕子、紫薇、晴儿、永基和明月彩霞坐在一辆马车上。
永琪、尔康和柳红分别各自驾着马车。
尔康:“柳红,要是路上累了记得告诉我和永琪,到时候我们其中一个人跟你换。”
柳红:“好的。”
庞大的队伍在大家的欢送下终于启程了。
小燕子推开马车的窗户,朝着渐渐远去的大叔大婶儿们使劲地挥手告别:“再见啦,你们快回去吧。”
“孩子们,你们路上要小心啊。”
“有机会回大理来看我们啊,这个四合院我们会替你们照看好的,无论发生什么,大理永远都是你们的家,我们永远都是你们的亲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