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边更衣,一边等消息,港口方向的炮声还在继续,迪奥赶紧来到教堂的顶层,拿着望远镜观看才发现,三艘大周战舰,正在围攻一艘要离开的商船。“该死,这是要打过来了么?陆地上怎么没动静?”
过了一个多小时之后,迪奥才知道,南洋水师的三艘战舰,堵在了港口外的海面,任何想离开的船只,都会被劝回。此前一艘葡萄牙商船不听劝告,强行要出海,遭到了三艘战舰的围攻,现在已经悬挂白旗投降了。
迪奥知道事情的严重性,立刻下令封锁港口,任何船只不得离开,否则炮台开火,直接击沉。
尽管走陆路去广州会更快一点,但是迪奥却没有相关权限,只能走水路乘一艘小船出发。等他抵达广州时,已经快天黑了。
登岸之后,进驻馆驿,与英法等国的商人相聚之后,获得了更多的信息。
同时还看到了一份檄文《告西洋各国书》。大概意思,自古以来,南洋(东南亚)各国,皆为中原藩属,二百年来,西、荷殖民者窃据,如今到了归还并且清算的时候了。
檄文内引用了很多史料,根据史料记载,最早追溯到一千八百年前,中原的航海家们就抵达了南洋海域,这片海域也一直是沿海渔民的传统渔场。一千年前,因为西域陆路堵塞,阿拉伯商人走海路抵达,中原王朝开启了海上丝路。二百年前,三百年前,郑和下西洋,宣誓主权。所以,西方殖民者趁着中原王朝走神的空挡,占据南洋的举动,大周帝国是绝对不能接受的。
最后阶段,强调了,大周帝国爱好和平,也愿意与友好国家达成友好条约,但是对那些不友好的国家,必定给予坚决打击。大周的威严不可犯。
这份檄文,从西洋人的角度看,就是强盗逻辑。人家西班牙人与荷兰人称霸海上的时候,有你中原帝国什么事情?人都在东南亚殖民二百年了,你现在才说自古以来?早干啥去了?
不过也就是心里这么想,嘴上是不敢说出来的,死道友不死贫道,在这里也是一样的。
当然了,如果西班牙人与荷兰人打赢了,他们是不介意偷偷提供一点帮助的,比如,买几条战船,补充一点军需之类的。如果大周输的很惨,他们更不介意一起到广州来,跟贾琏这个混蛋好好谈谈,该怎么扩大一下自由贸易的范围。
现在结果还没出来,只能在心里暗暗的想。从实力对比看,西荷两国毫无胜算,没看见欧洲最强的两个国家都与大周帝国签署了友好条约么?
海上霸主英国都怂了,可想而知大周的国力有多强了。
客观的来说,现在的英国深陷北美,同时印度还没彻底拿下,维多利亚女王还没影子呢,英国实力还没达到巅峰。
一直到印度被掌控,进而打开大清的国门,英国的国力才算达到巅峰。当然也就是这样了,很快布尔人就给英国人脸上的遮羞布扯了下来。
当然这都是后话了,这个时空英国人还有没有机会成为世界霸主都两说呢。
迪奥见过英法在广州的人员后,掌握了足够信息,显得非常乖巧,安心的等待来自巡抚衙门的召唤。
怎么说呢,最近两年,大周帝国的军队,没少在澳门周边演戏,动不动就是枪炮轰鸣,很吓人的。
至于那艘投降之后被缴获,当做战利品拖回来的葡萄牙商船,迪奥作为总督,也只能让它自求多福了,如今迪奥都是泥菩萨过江自身难保。
次日一早,天还没亮,通知就到了,所有人服从安排,登车前往出征仪式现场观摩。
马车走在水泥硬化的道路上,各国驻本地人员早都麻木了。就城市建设水平而言,伦敦就是个农村乡镇,巴黎是城乡结合部。
而广州,不过是大周帝国一个边陲城市,京城是怎样的,绝大多数人都没见过,只有本地的英法商贸负责人才跟团去过京城,大家伙就听着俩在马车上吹牛,大周帝国的京城是何等的辉煌,紫禁城是何等的金碧辉煌,庄严肃穆。尤其是见识过大周接待的礼仪,见过仪仗队,更是好一通吹嘘,什么陆地上的无敌之师。
这类吹牛,在场的西洋人都是信的,没法子不信,打开窗口看一眼,道路两侧肃立着卫兵,十步一个,手持上了刺刀的步枪,站立如松。
下车之后,看到高大的主席台,以及在台下列队整齐的官兵已经先到一步,西洋众人窃窃私语。
接待人员领他们到专门的观摩区,然后大人物进场了,翻译在一边讲解,来的都是谁,有个皇子是皇位继承人之一,两广代总督,广东巡抚贾大人,大家都知道的。
现场其实也没多少人,也就是三千人左右,南洋陆军第一镇第一标,以及水师一部人马。
贾琏登台,宣读《告西洋各国及讨南洋不臣书》,这份檄文加了点料,洋人不是很懂,什么叫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更不懂中原帝国的疆域,在过去几千年是没有固定边界线的。一个地区,是实际控制,还是羁縻,是藩属,要根据帝国的实力来决定。
大概意思大家还是听懂了,周帝国是在这片地区的话事人,没有经过我方允许,擅自进去并开设殖民地,以前因为有别的原因没顾上,现在要收回来了。西荷两国不尊重大周帝国,皇帝很生气,后果很严重。
观摩区还能看见军港,所有人都看见了大周帝国的二级战列舰,一共四艘,依次出港。这说明,大周帝国的主力舰队出发了。
最后是分列式阅兵,在鼓点的节奏之下,整齐列队的第一镇士兵,经过主席台时踢正步的一幕,彻底让这帮西洋人胆寒了。
他们哪里见过这个?别说他们没见过,同在主席台上的李元也没见过这个。
整齐的脚步声,如同巨大的鼓槌,一下一下的敲击在心头,让人头皮发麻。寒光闪闪的刺刀,整齐划一的动作,杀气腾腾的呐喊。
所有队列都一样,最终走出了阅兵现场,向远处的码头而去,直接登船出征了。
所有现场观摩的西洋人,经历了一场震撼人心的阅兵后,都生出了同样的念头,在这片土地上,周帝国是不可战胜的。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