哦,原来是在外面请客,不是在你的住处,那没问题了。
贾琏听了微微一笑:“如此,卑职就不客气了。”
在外面请客,那叫正常的交际,去李元的府邸,那叫关系甚笃,性质是不一样的。
古人在这些方面分的非常清楚,在家里见客也分的很清楚。有的客人只是在中堂接待,那就是一般的朋友,如果介绍了家里的内眷,那就是通家之好。将来自己要是出事了,家属是可以相托的,受托之人为了自己的名誉,也会尽力照顾周到。
有个观点,古代的朝廷,道德至上,做人做事,都要讲道德,而不是讲法律。这与西方有本质上的差别。
人类社会的本质就是人组成的社会,所以,归根结底还是人治。西方不比东方高明多少,甚至因为去责任化,以及崇尚个人的自由,社会整体道德水准较低。为何现在西方整体保守主义抬头呢?不就是经济不行了么?所以啊,别把表象当本质。
推崇法治与推崇道德的本质不同,无非就是两种不同的治理模式。没必要上纲上线,踩一捧一。
中华文明能绵延至今,在低谷之时还能凤凰涅槃,重新焕发出生机,不外乎“兼容并蓄与时俱进”。
我们是文明,西方是公司,不一样的。
扯远了!
李元包下了城里最大的酒楼,宴请的客人并不只是贾琏一个,三司等衙门的主官也都一并请了。
不这么做呢,贾琏是不会接受宴请的。
区别在于,其他人都是发请帖,贾琏是李元亲自来请。
宴会很正式,吃喝玩乐这些不赘述。乐呵之后,李元示意伶人退下后才当着众人的面向贾琏请教。
“贾大人,孤这些日子观察所见,战前准备涉及面很广,有些事情比如当地的潮汐水文,又比如发动的时间选择也是精心挑选,而不是什么黄道吉日,甚至士兵穿的鞋子都考虑进去。参谋处计划之周详,涉及面之广,孤闻所未闻,甚费解,请先生教我。”
众人都停下,看向贾琏。说到底,这里懂军事的人,还真不多,也就是贾琏算内行了。
其实贾琏并不敢以内行自居,只不过眼光更为超前罢了,具体细节上,贾琏自认为不如军中的宿将。
“殿下所问,贾某不敢说回答正确,只能说一些个人浅见。殿下与诸公,姑且听之。”贾琏不紧不慢的说话,众人纷纷表示:“制台过谦!”
“诸位都读过孙子兵法,先贤高度总结了战争纲要,贾某将其定性为战略,通俗的来讲,是政治的延续。怎么解释呢。我方与英法两国签署了友好条约后,事实上减少了两个最强大的敌人,通过政治手段达到拿到区域性话语权的目的。这个目的还没有最终实现,原因就是荷、西两国在南洋的事实存在,以及外交努力无果后,决定发动对南洋的战争。”
说到此处,贾琏停下,笑看李元若有所思的样子。
“普天之下莫非王土,荷、西蛮夷不肯就范,故而贾大人挥师南下,以讨不臣,此孤所见也。”
贾琏听了忍不住笑了笑:“殿下所见无误!战略之后,便是战术,也就是殿下所问。”嗯,味道对了,有自古以来的意思。
李元听了顿时正襟危坐,拱手身前:“愿闻其详!”
“战术层面,先问强弱,强弱分明时,强者当不求胜,而求不败。只要不败,耗都能耗死弱者。殿下读过三国,丞相六出祁山,战术上已经达到了极致,却无功而返,留下千古遗憾。如今我强敌弱,战前准备以不败为标准,事无巨细都考虑进去,此所谓尽人事。战术层面上,力争做到,即便不能速胜,也能站稳脚跟,慢慢的耗死对手。说起来,对方占尽地利,人和也未必输于我方,是故战前必须将任何影响到我方的不利因素都考虑进去,做好应对计划,以免战时手忙脚乱。具体到某一场战役时,卑职将此称为:细节决定成败。”
李元听的如此如醉,其他人也好不到哪里去,别看都是读了很多书的人,但是还真没有人从战略和战术层面去剖析。
贾琏也算是投机取巧,没去就具体某个细节讲解,而是泛泛而谈,具体的讲解其实很无趣,这种泛泛而谈,反而给了众人更多回味空间,并且能与一些日常细节相对照,觉得大有裨益。别以为这句话只用于军事,日常政务中,细节又何尝不重要呢?
“细节决定成败,今日收获此句,足矣!”李元抚掌赞叹,众人纷纷附和。
贾琏装过之后,笑而不语,你要说心里不爽翻了,那都是自欺欺人。
但怎么说呢,贾琏还是暗暗的警告自己,不可沉迷于此。软刀子杀人才可怕呢,让人不知不觉的走向深渊。
看看时间不早了,贾琏起身告辞,借口是现成的,战役准备到了最后时刻,今日忙里偷闲,短暂休息,不可作为常态。
李元无话可说,亲自送到门口。
贾琏走后,其他官员陆续告辞,李元也都一一送走。
回到府邸的贾琏,听柱子汇报李元的一举一动后,眉头又皱了起来,这个李元,真不简单嘞。难怪能被京中诸多臣子,推为贤王。
讲一句不好听的,在笼络人心这块,李亨拍马都追不上。要知道,李元的一举一动,不像是刻意演的,他就是这么一个人。
在场的诸位官员,除了对贾琏格外的推崇,对其他官员,真就是一视同仁。
可惜了,很多事情已经发生了,无法改变。
就算李元能深刻的认识到,皇帝与士大夫阶层之间的关系,是合作与对立的复合体关系,贾琏也很难与李元成为合作伙伴了。
即便是李亨,贾琏也不看成合作伙伴,承辉帝在一天,贾琏就不会露出任何真实的想法。
怎么说呢,皇权太敏感了,也太要命了。
一个人身处一个时代,想要改变这个时代,就必须先融入这个时代,做到这个时代的翘楚之后,再考虑改变这个时代。
所谓的振臂一呼,天下景从,不是没有,而是要看时候。
眼下是太平年间,这类做法不现实。就算能实现,贾琏也不会为了个人的野心,拿千百万的人命做垫脚石。
又一支分舰队离开广州港,前往湛江港集结地,南洋第一镇,以拉练为名,悄悄的前往湛江集结,恢复南洋的战役,到了发动的最后时刻。
李元敏锐的发现了气氛的变化,自那日宴请之后,再次到巡抚衙门来见贾琏。
“贾先生,是不是要到发动的时候了?”没有外人的场合,李元一直坚持叫先生,贾琏不承认,他依旧不改。
无可奈何的贾琏也只好听之任之,反正我不承认,不接受。
“殿下敏锐,确实如此。殿下回去好好准备一番,也就是这三两日的事情。”贾琏给了实话,李元诧异:“不搞个出征仪式?”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