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毅回家后,就开始制作“元戎弩”,这种弓弩另外一个名字——诸葛连弩,是三国时期蜀国丞相诸葛亮发明的。
可以一次性连发十支弩箭,火力强大,是古代单兵远程武器的巅峰。
而大夏目前虽然有弩弓,但都是一些单发的弩弓,射一发就要重新上弦,效率地下,这也导致了,大夏军队中列装的远程武器,都是弓箭居多,而弓弩遭受到冷落。
弓箭只要弓箭手有足够的臂力,就能一直拉弦对敌人射击。但弓箭的射程远远没有弓弩远,精准度也没弓弩准。
诸葛连弩完全规避掉了弓弩不能连发的缺点,但保持了弓弩的射程远、精准度高的优点。
林墨用酸枣树作为弩身和箭身材料,十年老竹作为弓身材料,直到深夜才制造出一把诸葛连弩。
这都归功于他理工科博士的动手能力强,外加他是一个军事迷,在蓝星就喜欢收集古代和现代各种武器的制作图册。
按照兵器书上记载,诸葛连弩箭矢最好用铁箭矢为最好,杀伤力也最大。
但李毅并没有采用铁箭矢,第一造价太贵,第二太重了,一个箭矢八寸长,一次装十根铁箭矢,太重,根本不适合单兵使用。
而用坚硬的酸枣木代替箭身,加装上铁箭头,重量减轻不少,完全能单兵携带,威力也没有减弱几分。
把玩着手中的连弩,李毅终于有了底气,等三天后铁匠金铁柱,将一百个铁箭头打造好,到那时就是光头来了,他一点也不惧。
第二天,李毅跟昨天一样,早早地起了床,带着麻袋往后山而去。
今天收获比昨日多上一些。
十二只山鸡,十只兔子。
李毅来到县城后,丢给石头两只山鸡后,就往沈家去了,沈管家也是一个痛快人,立刻就将钱给他结了。
总计十四两白银。
看着怀中的钱,李毅嘿嘿一笑,准备大采购。
毕竟家中两个小娘子,身子需要补补,还有小娥姐也很久没吃过荤腥了。
大夏普通百姓,主食都是一些杂粮糊糊,吃猪肉对他们来说更是一种奢望。
杂粮市场价两文钱一斤,白米是杂粮的五倍,要十文钱一斤;猪肉价格则是五十文一斤。
李毅先花了两百文钱,买了四斤猪肉;又花了两百文买了二十斤大米。
在路过一家银匠铺时,给姐妹俩挑了各挑了一根银簪子,就在刚踏出银匠铺时,突然想起前天晚上,刘小娥将玉镯子塞给自己的那一幕,以及这些年,刘小娥对他的“照顾”。
转身回银匠铺,给刘小娥也挑了一根银簪子。
他做事一向一碗水端平,知道雨露均沾,不能厚此薄彼。
“小娥姐!”
李毅在刘小娥院子在门口喊了一嗓子。
屋内,刘小娥听见李毅的声音,放下手中的活,连忙跑去打开院门。
“小毅,你怎么来了?”刘小娥有些脸红。
“小娥姐,这个还给你。”
说着他从怀中取出那枚玉镯子和一根银簪子,递到李小娥玉手上。
“小毅,你干什么呢,当姐姐是什么人!”
刘小娥连忙将手中的东西推了回去。
似乎猜到刘小娥担心自己筹不到十两银子,李毅牵起她的玉手,将玉镯子和银簪子都放在她手心,用大手握住她的玉手,笑道。
“小娥姐,感谢你这么多年多我的照顾,我现在能开自己挣大钱了,这银簪子是我今个在县城给你买的,清妍和云霜她们也有。”
担心刘小娥不信,李毅从怀中将另外两根银簪子掏出来,在她面前晃了晃。
“看到没有,这根银簪子是给你买的,你就被推辞了。”
“真真的吗?”
刘小娥不可思议地问道,眼神里有些激动和兴奋。
“当然是真的!小娥姐,如果你再不拿着,我就是生气了哦。”
李毅佯装生气地看着刘小娥。
“小毅,你对姐姐真好。”
刘小娥眼角含着泪花,将李毅死死抱紧。
“”
李毅也不由得鼻子一酸。
这些年,都是刘小娥一直照顾他,他也只知道读书,根本就没有能力报答过刘小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