虽是天寒地冻,但是整个扬州府,却是热火朝天。
军队的加入,特别是精锐军队,有军纪,懂得协作,又是年轻力壮的小伙,让救灾的效率得到很大的提升。
接下来的十天,台风已经过去,但是大雪却时不时地下一阵,地面的积雪能到人的大腿。
但是,扬州府城里面,街道上却没多少积雪,不是因为没下到城内,而是被京营将士清理出城了。
包括府城在内的整个扬州府,都有灾难结果报到崇祯皇帝这里来了。
整个扬州府,大概有一万人左右被冻死或者被砸伤后冻死,各城镇的房屋,有将近三分之一还多有不同程度的坍塌。
不得不说,这冬天的台风带了大雪降临人间,给大明百姓造成的伤害很大。
但是,各州府的父母官,却领着乡绅父老,赶到军营前跪拜,感谢皇帝派出了京营将士救灾。直言如果不是京营将士救灾,这次灾情的死伤多个十倍都不夸张。
普通老百姓的御寒衣物有限,一旦遮风挡雨的房子被吹,等待他们的,至少如果不是那些身强体壮的,估计都会冻死!
也是因为京营将士的救灾,带动了所有人在大灾面前互帮互助,不分贵贱高低,只为通过渡过这次大灾而努力。
事实上,除此之外,还有崇祯皇帝一早下令进行粮食管制的功劳,至少在大灾之后不用担心吃得问题。
要不然,大灾之后,物价肯定飙涨,奸商趁机谋求最大的利益,不知道又会因此死多少人!
这些账,老百姓虽然不会算,但是,个中好坏,却是区分地出来的。
扬州府的那些中层,也就是普通官绅,商人等等,原本畏惧皇帝屠刀的心思,随着这次救灾也消失无踪,替而代之的则是感激涕零。
崇祯皇帝根据这次救灾情况的总结,当即发出旨意,要求南直隶各州县都组建民壮,凡十五到四十之间的男性,除有功名的之外,必须要参加,可用钱粮替代,募集的民壮要适当训练,有贼时上城头防御,有贼时可投入救灾。在他的计划中,就当这是以后全民义务兵役制的预备役模式了。
此时,时间已经到了崇祯十七年的腊月下旬,很快就要过年了。
崇祯皇帝在这扬州城一待,竟然待了快一个月时间。
有一个现象是比较奇怪的,隔条江就是应天府。一般情况下,应天府这边的各衙门官员,皇亲勋贵,肯定是赶着过来觐见皇帝,在皇帝面前晃荡晃荡,说不定就能得到重用的机会。
但是,崇祯皇帝待了快一个月时间,南京城里的官员,竟然就没人跑来觐见!好像真得是尽忠职守,在忙着保护应天府。
对此,贴身服侍皇帝的方正化,很是不满,不过他没敢在皇帝耳边说这事,只是记在了心里,向皇帝奏道:“万岁爷,这眼看着马上要过年了,要不就摆驾应天府?”
应天府是有皇宫的,皇帝去了那里,条件就会好很多,至少要远好于待在这野外的中军帐内。
崇祯皇帝原本的计划,是不过江,沿着长江北上寻找贼寇作战。不过之所以那样计划的一个原因,就是担心有台风。
如今台风已经过去,冬春之际的台风本身就很少,已经有过一个,因为不可能再有第二个。史书上所描述的台风,就是刚才过去的那个。从天灾的安全性上考虑,该是没问题的了。
崇祯皇帝又考虑到,京营将士打了一场扬州战事,虽然不是和贼寇厮杀,但是对抗天灾同样是很累的。需要休整之后,才好上战场。
因此,他便同意了。
随后,军令传下,令各军收拾,定好开拔的日子,也就是腊月二十,由操江提督领船队过来接。
扬州府的百姓一听皇帝要领军走了,顿时消息一传十,十传百,很快就在整个扬州府传开了。
扬州府下的州县,离府城这边远的,纷纷提前出发,赶来送行。
他们生怕来晚了,甚至都是连夜赶路。
腊月二十这一日时,扬州府城外的军营外围,已经站满了百姓。
消息自然报到了中军帐崇祯皇帝这里,对此,他只是微微一笑。看来如今的扬州府百姓,该是明白他是个什么样的皇帝了!
随后,他也没有在意,百姓要送就送好了,至少也能给京营将士感受下,他们的付出是能获得回报的!
此时的崇祯皇帝,关心另外一个事情,问方正化道:“操江提督还没到么?”
现任操江提督是诚意伯刘孔昭,也就是开国时候有名的刘伯温的子孙。
方正化听到皇帝的问话,便连忙回答道:“回万岁爷,定得是午时到,如今还没有消息,怕是路上耽搁了。”
说到这里,他也是埋怨道:“这诚意伯也是,就不能提前出发么?”
其实这算是军令,延误不到,论罪当斩也是不为过的。就看皇帝是怎么看的了!
崇祯皇帝显然也是不高兴的,不带兵也就算了,但是带兵久了,对于这种事情是比较看重的。
此时,他不说话,连方正化都感觉到了压力。
正在这时,有锦衣卫亲卫入中军帐禀告道:“陛下,南京水师副将卢荣春求见。”
一听这话,崇祯皇帝和方正化都有点意外:怎么是个副将不是诚意伯本人过来?
在传旨觐见之后,就见一个身材不高的将领,跨步入内,单膝跪地奏道:“末将南京水师副将卢荣春奉旨领船觐见,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
崇祯皇帝微皱着眉头,当即让他平身,随后便问道:“刘孔昭呢?”
皇帝对臣子直呼其名,似乎也表达了对这臣子的不满。
卢荣春一听,连忙回奏道:“回陛下,之前飓风,水师战船多被吹没,剩余船只,受损也是严重。诚意伯督修战船,不慎落水,感染了风寒,卧床不起,特令末将为他请罪,接陛下过江!”
崇祯皇帝一听刘孔昭竟然在这寒冬腊月落水,之前的不满便少了不少,连忙关心地问道:“诚意伯的病情如何?”
卢荣春听了,马上回奏道:“听郎中说需要休养,等病愈方可下床,否则再受凉的话,怕会不测!”
崇祯皇帝听了,便点点头说道:“如此,便让诚意伯安心养病吧。”
然后,他向方正化吩咐道:“传旨,大军开拔,上船出发!”
方正化听了,还没回答呢,就听卢荣春抢先奏道:“陛下,因遭风灾,水师船只多有损坏,修补后的战船,亦只有一艘一号福船,其余皆是小船,一次大概只能运三千人左右。”
崇祯皇帝一听,顿时眉头一皱。
之前的台风确实很大,还夹杂大雪,水师船只被吹没,也是很正常的事情。
船少了也没办法,一次三千就三千吧。
这么想着,他便传旨聚江,安排各部登船过江的先后顺序。随后,在众将的陪同下,出中军帐,去运河边看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