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明围站在月球基地的穹顶观测台上,透过高强度纳米玻璃俯瞰着这片曾经荒芜的土地。
曾经灰白的月表如今已被一片翠绿覆盖,人造大气层在阳光下泛着淡淡的蓝光,而远处的人工海洋更是波光粼粼,几艘看起来像是巡航月球星舰的装置此时正在海面上空盘旋。
这里是月球基地的核心控制台区域,这边也被称作为红龙的【第二特区】,当然他们最喜欢的名字还是【月宫】——这里指代的不是古代神话中的月宫,而是实打实的月球基地。
“温度22c,湿度65,大气成份与地球相似度达到987。”
ai管家的声音在耳边响起,“第一批移民适应良好,无不良反应报告。”
李明围点了点头,朝着ai管家出声问道:“这边环境改造的倒是不错,协会那边负责此项目的是哪个研究团队?”
“回李监事,该月宫项目是由红龙协会的【月宫环境研究所】负责的,他们全权负责月球的环境改造和基地的设计。”
“倒是非常惊人。”
李明围点了点头,他转身走向控制中心,沿途经过的生态园里,看到那里面来自地球的植物在人工重力场中茁壮成长,很多植物自己完全叫不出来名字,可同样的郁郁葱葱看起来长势喜人。
绿油油的状态让他心情都好了很多,他往前走着还看到了一群孩童正在老师的带领下参观月球农场,他们兴奋地指着巨大的太空温室,那里种植着经过基因改造的超级作物。
“李监事,地球总部发来最新数据。”
跟上来的助理此时为李明围递上一份全息报告,“第四批移民申请人数突破500万,其中80来自欧罗巴地区。”
李明围微微颔首,目光落在控制中心的主屏幕上。
四个行星开发署的数据流在太空中交织成网,月球基地“广寒宫”、火星基地“祝融”、木星卫星基地“望舒”、土星卫星基地“玄冥”都在同步运转。
这些特殊的基地名称是后面新改动的,最初的时候他们的名字都非常简单,毕竟几年前他们只是为了简单探索和尝试而已。
而此时的陈麟陈会长也同样的站在上都办公室的全息星图前,四个开发署的数据流在太空中交织成网,身后行星开发署的署长张峰无站在一旁,他手中拿着一份最新的移民报告。
“月球基地的改造速度超出预期。”
张峰无朝着陈麟这边笑道,“按照这个进度,我们可以在五到十五年之间完成太阳系主要行星的初步改造。”
“意料之中。”
陈麟轻轻点了点头,目光依旧停留在全息星图上。
四个基地的数据流闪烁着微弱的光芒,象征着人类在太阳系中的足迹正逐渐扩展。
他转过身看向张峰无,语气沉稳而坚定:“月球基地的进展确实令人欣慰,火星、木星卫星和土星卫星的改造进度如何?”
张峰无迅速调出另一份全息报告,手指轻轻一划,数据流便在空中展开。
他指着火星基地“祝融”的标志,说道:“火星的大气层改造已经进入第二阶段,地表温度稳步上升,极地冰盖的融化速度超出预期……预计在十年内,火星将具备初步的大规模可居住条件。”
“不过从数据上来看,火星上的水资源管理仍然是一个挑战,我们需要更多的冰矿开采设备。”
陈麟微微皱眉,思索片刻后说道:“资源调配的问题你和协会这边的相关部门去协商就好,要确保火星基地的物资供应。”
“还有木星卫星和土星卫星呢?”
张峰无点了点头,继续汇报:“木星卫星‘望舒’的地下海洋探测工作进展顺利,我们已经确认了多处适合建立深海基地的位置……不过那里的辐射防护仍然是个难题,需要进一步的技术突破。”
“至于说土星卫星‘玄冥’,它的环境相对恶劣,但我们已经在表面建立了多个小型观测站,初步的地质勘探数据已经传回,等到晚些时间我们将会分析清楚之后再决定在这边进行详细的改造。”
陈麟听完,轻轻叹了一口气:“太阳系的改造远比我们想象的要复杂啊,每一个星球都有其独特的挑战……”
张峰无点头表示赞同,随后又补充道:“还有一个好消息陈会长,我们的深空探测舰队已经在柯伊伯带发现了几颗富含稀有矿藏的小行星,到时候如果能够成功开采,将为我们的行星改造计划提供巨大的资源支持。”
陈麟微笑着抚掌出声道:“这确实是个好消息,到时候开着传送门就可以直接进行矿物运输工程了……加派人手组织一支专项小组,去评估一下开采的可行性和风险,这个你要记下。”
“我明白的。”
两人又就具体的细节讨论了一会儿,直到办公室的ai助手提醒他们下一个会议即将开始。
陈麟最后看了一眼全息星图,心中充满了对未来的期待和责任感。
“张署长,”陈麟转过身,语气坚定,“我们的目标不仅仅是改造太阳系,更是为人类开辟一个新的家园……无论前方的路有多艰难,我们都要坚持下去。”
张峰无郑重地点头:“行星开发署全体成员都会竭尽全力,不负使命。”
“我这边还要开会,就不多说了。”
陈麟朝着张峰无摆了摆手,张峰无立刻非常明确的表示自己要离开上都返回外围的行星开发署总部,陈麟倒是也没有留他的意思。
陈麟快步走进会议室,全息投影已经开启,会议桌周围坐满了红龙协会的高层成员以及——几位来自精灵谷的代表。
精灵们的装束与人类截然不同,他们身披轻盈的银白色长袍,皮肤泛着淡淡的荧光,耳朵尖细而优雅,眼神中透着一丝忧虑。
“陈会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