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这样的,董事长,优化好了,兼容性到位,提升15没压力,甚至20都有可能。”俞龙兴应道。
“那也就是说,我们的rtx 960实际性能相当于英伟达去年的旗舰游戏卡gtx 780?”
“是的。”俞龙兴说道:“按照英伟达的刀法,明年一月份上市的gtx 960,性能接近上一代的高端甜品游戏卡gtx 770。而九月份发布的gtx 970,性能会领先上一代的gtx 780 10-20!”
“咱们的rtx 960和gtx780性能差不多,也就是超越gtx 960 20-25,但落后gtx 970 10-20!”
“至于具体落后多少,就看老黄gtx 970的刀法了!”
“很好。”对此,王逸很是满意:“rtx 960的定位,原本是和gtx 960对阵的中端显卡,现在能领先gtx 960那么多,比起gtx 970只落后一点,已经很好了,非常好了。”
“这样的性能,完全可以算作是高端甜点显卡!”
俞龙兴点点头:“对标780,略输970的性能,只要我们优化到位,当做甜点显卡没问题。”
王逸很是赞同,他可是知道,就rtx 960的性能,可不是略输970,而是打平970!
无他,970理论上比rtx 960强10-20,但是存在显存门翻车严重,实际性能估计还不如rtx 960。
这样说来,rtx 960完全可以取代970,成为今年的年度高端甜点显卡。
“董事长,性能清晰了,优化的话,我们上百人,优化这一款显卡,突击两个月,也不是问题。那售价方面,我们怎么定?”俞龙兴问道:“是按照中端显卡定价,还是按照高端甜点显卡定价?”
这年头的显卡市场,行情很清晰。
高端旗舰显卡,售价4000-5000。
高端甜点显卡,售价2300-3000。
中端主流显卡,售价1500-2000。
中端低功耗显卡,售价1000-1500。
入门级独立显卡,售价700-1000。
不管是英伟达,还是amd,都是差不多的定位和售价。
当然,英伟达还有用于科研、ai训练的超旗舰显卡gtx titan系列,售价8000-10000,目前amd暂时没有对标产品。
像是星逸ai训练,就采购了一些gtx titan显卡。
不过明年的gtx titan x大概率就不用采购了,那时候星逸科技自研的ai显卡也差不多要问世了!
按照行情,rtx 960性能堪比高端甜点显卡gtx 970,售价应该在2300-3000。
但作为星逸半导体的第一款独立显卡,如果卖到这样的价位,纸面参数比970低10-20,明显不合适,卖不好。
毕竟970翻车后,都和rtx 960差不多,那差不多的性能,差不多的价格,用户还是青睐老牌巨头英伟达。
但若是卖到中端主流显卡,售价1500-2000,那又实在是有点亏!
很快,王逸有了决断:“为了销量,rtx 960更名为rtx 970,宣传上对标gtx 970,但是售价低一些,就卖个2000-2500吧。”
“比中端主流卡贵500,比高端甜点卡便宜500,介于两者之间,这不错。”俞龙兴很是赞同:“而且这样的定价,我们利润比英伟达,七彩虹,华硕,微星,技嘉等都要高很多。”
“是啊,星逸半导体从芯片到散热pcb全部自研自产,自然比友商利润高。”
显卡除了gpu芯片之外,还有散热模组和pcb(相当于主板)等。
英伟达主要是设计gpu芯片,然后台积电代工生产gpu芯片。
只有部分公版显卡,英伟达推出。
其他的显卡,都是七彩虹,华硕,微星,技嘉等企业采购了英伟达的gpu芯片,再自己做或者定制散热模组、pcb,就出现了华硕,微星,技嘉等各个品牌的显卡。
内核gpu都是一模一样,都是采购的英伟达gpu芯片,都是英伟达设计,台积电代工,差距就是pcb和散热模组不同,导致可以发挥出来的性能不同,售价也就差着好几百。
但星逸半导体不同,目前刚做显卡,还没有友商采购。
就只能全部自己来。
从gpu芯片的研发设计,到生产,到散热模组和pcb主板等等,都是星逸半导体自己搞定,全方位的自研自产。
甚至连销售和售后,都是星逸科技自己负责。
缺点是什么都要自己来,没有那么多第三方品牌。
优点也是什么都要自己来,优化、生产、升级、售后等等,都更方便,利润更客观。
毕竟友商从研发到生产组装,分成三家企业,利润也得分成三份。
而星逸显卡都是自己整,利润也都是自己的。
肉都烂在了锅里!
再加上星逸科技在手机领域积累的强大散热实力和研发能力,做起显卡散热没压力,相应的技术和产品,早就生产好了。
pcb主板也早就准备妥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