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返回目录 阅读足迹 更多章节
第1章 引子~匠村
第(1/1)页

我出生在西南农村,老家是有名的小翠屏山,山上林木繁茂,还有一座老君观,有数百年历史,经过几次重修。终年香火不断,道士都有上百人

后来破四旧,老君观的道人大部分被遣散还俗,只留下几个年纪实在太大的看门。现代最后又改为一片风景区,搞旅游开发了。

村里大部分人的祖上,都是清初时搬迁过来的当时正好第一次重修翠屏山老君观,征调大量有一技之长的匠人,当然我指的是很多农村都有的泥工瓦工,铁匠木匠、漆雕画刻等一些传统手艺。

等老君观修完,这些匠人大部分就在附近择地而居,形成了一个以匠人为主的小村子。

与我们村一山之隔的就是赫赫有名的黄沟,清朝末年洋务运动期间,黄沟发现大量优质原煤。一位英国传教士带来了一台当时很先进的内燃机,组织修建煤矿,从各地征调大量工匠开始修建煤矿。

黄沟产的煤炭全国有名,据说民国初期,当时全国铁路使用的都是蒸汽机火车,火车要想翻过秦岭,没黄沟煤矿的煤炭可不行。抗战爆发,当时的“民国”政府“财政部盐务总局局长”亲自出任矿长一职,足见黄沟煤矿在全国举足轻重的地位。

煤矿修好后,这些外来匠人也在附近扎根繁衍后代,就近谋生,和本地人互相通婚。形成了今天这种虽然只有几百户人家,却匠人数量众多,有别于一般农村农民居多的情形,乃至后来村名都改作匠村。

匠人虽然是普通底层百姓,但大部分也有师承或者师传徒,又或者父传子、兄传弟。我们老家的匠人更是如此,老师傅会收一些徒弟,既是传承手艺,也给人一个饭碗,徒弟学艺如果精湛,将来出去一提,说是某师傅弟子,师傅也有名声。

匠人收徒有个不成文的传统,收徒可以众多,但学到精髓的却很少。很多人学徒三年,师傅的手艺能学个七七八八,但门中绝活秘技却很难到手。

原来做匠人的,都是四处做工,古代更是有匠籍,随时都会被朝廷抽调到各地。走南闯北,难免会遇到一些特殊情况,比如上梁做瓦,修坟造墓,都讲究个选吉地,掐吉时,亦或起个符水,看个吉凶。虽然都是封建糟粕,但信者为真。主人有要求,哪怕再奇怪,也得照做,但求皆大欢喜,不管阴宅阳宅都平平安安。

也有出门遇到同行,互相拆台争斗,除了手艺,往往也会一些古古怪怪的厌胜之术,或者鲁班术。这些手段如果广泛传播,遇到心性不好的人,难免为害一方。所以传授这些东西必须慎之又慎,一门中有一个得传就不错了。

至于厌胜之术,匠人们有的说此术起源自姜太公,相传当年纣王无道,武王举旗伐纣,天下归心,只有留侯不肯朝见,姜太公就画了一张留侯的画像,命人以剑射之,留侯于是大病,后得知是姜太公使的手段,便赶紧派亲自武王表示臣服,姜太公目,便拔掉了箭,后来留侯的病渐渐的就好了。

后世历史上西汉的巫蛊之祸,曹丕赐死,甄夫人、唐高宗废皇后据说都是因压胜诅咒之术而起。

又有的说是传自工匠之祖的鲁班,原来,古时的工匠地位低微,常受欺压盘剥,出于自保,鲁班仙师便传下鲁班术,中术者或者运程会变差,时有损伤或者惹上恶疾,又或者孩童夭折,甚至会丢掉性命,后来因为太过恶毒,能传下来的已经很少。

这些事情往往无法用今天的科学来解释。经人传播后更显神秘,成为村里老人们夜里闲暇之余的谈资。

我小的时候,父母长期在外地。从小由我爷爷抚养,最喜欢的就是晚饭后,给他点一锅土烟,躺爷爷怀里,一边看他吞云吐雾,一边听他讲一些厌胜斗法,光怪陆离的趣闻。

现在四十年过去,大部分都已经忘了,倒是他讲的几个有名有姓的匠人的离奇经历至今记忆深刻。接下来我要讲的就是这些匠人的故事。

第(1/1)页
无上章 目录 下一章
都在看:阴脉先生妙姐诡异难杀?这个老六不按套路出牌八零小辣媳,被高冷京少宠上天嫡女换嫁当后娘?她携四崽炸皇城姜秘书甩离婚书,霍总红眼失控出狱就无敌,退婚绿茶悔哭了末世:女人消耗的物资,万倍返还为奴三年后,整个侯府跪求我原谅我在盘庚迁殷时发起翦商大秦:穿越王侯,逆袭杀流氓?人在皇宫:女帝让我替婚,皇后麻了!疯了吧!他废材血脉,却成了入门弟子?玄幻:以手中仙剑,开万世太平方尘萧神女即日起,亮出龙王身份撕碎敌军沪上人家[年代]天机武神全球警告,那个男人下山了下山第一天,被白富美老婆逮捕了方尘九域凡仙噬神鼎万国之国即日起,亮出龙王身份撕碎敌军唐楚楚江辰黑莲花驾到,不想谈情只想晋升这位小姐,我真是个好怪兽啊即日起,亮出龙王身份撕碎敌军江辰唐楚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