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他没等到李唐,几乎所有的封臣都入府之后,身为国相的李唐也没有露面。
当然,杜姜、陆言也没有出现。
又耐着性子等了一天,李唐还是没有出现,仪国国君坐不住了,只好主动来到客院。
杜姜正在院子里练武,汗水淋漓。
李唐坐在廊下,敞着怀,吃着瓜。
见国君走进来,杜姜连忙收式。
李唐也站起身,三口两口啃完了瓜,将瓜皮扔在一旁,一边擦手,一边说道:“国君怎么来了?有事让人通知一声就是了,何必亲自来。”
国君嘿嘿笑了两声。“不亲自来,怎么能看到你们伉俪最真实的模样。李相,不得不说,我很羡慕你啊。”
“我有什么好羡慕的。”李唐很识趣的做起了捧哏。
“你有姐姐这么厉害的夫人,不怕任何人,才能过得这么自在。我要是有这福气,何至于连祖宗基业都保不住,不得不割地称臣。”
“滑嘴滑舌。”杜姜撇了撇嘴,去内室换衣服。她练武出了一身汗,衣服都沾在了身上,让李唐看着无所谓,让国君看着就不合适了。
国君在廊下就坐,与李唐肩并肩。“李相,昨天收到消息,宁国退出国境。现在么,应该是回到国都了。”
“很好啊,我还以为他后悔了,又来了呢。”
“这个倒不至于,就算再来,也要准备几个月才行。”国君沉默了片刻。“李相,在这几个月里,我们……能做些什么?”
李唐想了想。“宁国退兵,进府祝贺请赏的人不少吧?”
“的确不少,个个嘴咧到了耳朵根,就像立了天大的战功一样。”国君拍了拍大腿。“反正他们没什么损失,倒霉的都是我。唉,当初没听你的建议,现在后悔也来不及了。”
李唐摇摇头。“听我的,也未必就能全胜。就算能击退宁国,楚公的大军来了,还是挡不住。国君,我们都低估了形势的严峻,有些轻敌了。”
国君神色一凛。“李相,这话从何说起?”
“我这两天反复想了想,越想越觉得事情没这么简单。就算你肯放弃瓜洲,也不可能从此太平。”
“为……为什么?”
“你想啊,瓜洲一年才多少收入?对你仪国来说,这可能是一笔不小的钱。可是对楚公来说,他至于为了这点收入,不顾体面,逼着宁国冒天下之大不韪,亡你仪国?”
国君不安起来。“那……那他又是为了什么?”
“他要的,应该是这条水路。”李唐看向远方,眼神中充满了忧虑。“我担心,他想伐齐。为了方便行军和物资运送,必须控制仪国,当然,还有宁国。让宁国攻打仪国,只不过是借刀杀人。成功之后,再以宁国攻来仪国为由,灭宁国,从此将两国的土地直接控制在手中。”
国君倒吸一口凉气,胖脸抽搐起来。“这怎么办?”
“抓紧这几个月的时间,利用这次与宁国交战的机会,变法图强,做好苦战的准备。就算最后不敌,也要争取一个不错的条件。”
国君不知不觉的靠近了李唐。“李相,你别辞职了,留下来帮帮我吧。没有你,庞涓父子肯定不行啊。”
“不,为了你,为了仪国,我更不能留在这里。”李唐一本正经的说道:“我可以帮你,但不能留在仪国。”
“这……”国君眼神迷茫,不知道李唐在说什么。
李唐拍拍他的肩膀,示意他坐好,然后将自己的想法说了一遍。
这两天,他的确没闲着。除了去找真蜜,讨论一起去北方的事之外,就是重新梳理了一下思路。
他越想,越觉得楚公要瓜洲没这么简单。
瓜洲这点利益,不值得楚公花这么多心思啊。
除非,他看中的不是瓜洲的经济利益,而是军事价值。
之所以有这样的想法,是因为他的前世经验告诉他,瓜洲的军事价值远远大于经济价值。在很长一段时间内,瓜洲都是兵家必争之地。
他甚至怀疑,大夏开国君主开挖瓜洲,就是为此。只不过在很长一段时间内,江南的发展都有限,无法对中原形成威胁,瓜洲的军事价值也就被世人忽略了。
如果这个想法是真的,那楚公的目标就不是仪国。仪国太小了,不值得他花这么多心思。
能让楚公动心的,只有齐国。
同为四伯之一,齐国以富著称,在与楚国的交易中赚了很多钱。楚公对此最为清楚,当然也最想对齐国动手,将那些原本属于他的利益收入囊中。
之所以有这样的猜想,是因为田国也在图谋杜国。这两件事看起来没什么关系,仿佛只是巧合,可是往深里一想,这就不是巧合了。
楚公想讨伐齐国,齐公能一点风声也听不到,能不做任何准备,坐着等楚公上门?
控制杜国,将战线推到两国边境,以免内地受到惊扰,是再正常不过的思路。
至于杜国,和宁国、仪国一样,都是附带损伤,根本不在齐公的考虑之中。
在与宁国的冲突中,杜国连年战败,早就失去了价值。
没有价值的棋子,就是弃子,生死无足轻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