慧聪大师道:“诸位都知道,当今陛下登基之时,通过白虎门之变杀了隐太子和齐王,后又诛杀隐太子和齐王满门,再后来将高祖软禁,逼迫高祖退位尊称太上皇。高祖这么多年郁郁寡欢,你们觉得他可甘心,要知道这大周朝的第一个皇帝可是高祖。”
众人道:“大师,话虽如此,即便是让高祖重新掌权,最后还是得落到太宗手里,到时我等还是要受清算的,这如何使得。”
慧聪大师道:“以贫僧愚见,高祖不会再登基了,高祖虽是太宗亲父,然高祖最爱的却是隐太子及隐太子的长子,太宗皇帝杀了高祖最爱的两个后辈,夺了他的江山,将他软禁了十三年了,这得积累了多少恨,如果诸位能把陛下从那个位置上拉下来,高祖绝对愿意配合甚至愿意替你们冲锋。”
众人听完顿时觉得心里明亮起来,是啊,和太宗对抗他们胜算不大,但是完全可以按照另外一个思路去做,让高祖和太宗对抗,想法是不错,关键是谁敢去和高祖说这个事情。
慧聪大师道:“此时有一桩难处,高祖有没有准备,谁和高祖说这个事情,对吧!”
众人点头称是,慧聪大师又道:“此事倒也简单,最合适的人选被你们忽略了,那批人目前唯一暴露的是谁家的?”
众人眼前一亮,对啊,目前最急的肯定是窦家,没有意外窦家是必死的,置之死地而后生,舍窦家其谁?
吐蕃大营,和谈已经接近了尾声,大周愿意开通两座边市以供贸易,吐蕃也允许大周的商队可以深入到吐蕃腹地去行商,吐蕃称臣,大周须得向吐蕃下嫁公主和亲,吐蕃愿意出兵助大周对抗西突厥。这个和谈可以说让太宗皇帝喜出望外,本来预计只要建边市就行了,未想到只要愿意下嫁公主配送些书籍便可唤来吐蕃的助力。
其实柏赞干布愿意这么做也是有理由的,这一仗打下来,没有得到任何好处,损兵折将不说,关键是耽误了今年的放牧,部族的财富就是牛羊,牛羊减少,就是大的损失。如果能打下西突厥,只要向大周的皇帝陛下磕个头,就能换回来西突厥的大量牛羊,至于打输,吐蕃人从来没有想过。
和谈结束已经是九月中旬了,太宗皇帝发起了对西突厥的进攻,谢君羡是一个幸运儿,同他一起来的英国公,安成侯都在高原上和吐蕃斗法,他已经在前线立功了。太宗一声令下,给谢君羡补充了五千甲胄用来武装吐谷浑那一万人,那一万人归谢君羡节制,其实那一万人心底也是很佩服谢君羡的,其他不论,这小将军在战场上是能打败自己的人,别看这小子年龄不大,临机应变能力却是极强。
谢君羡带领一万两千人早就已经不知道打哪儿去了,反正太宗也不在乎,太宗给他的军令就是自由发挥,放开来打。然后太宗就不关注他了,因为他心里很清楚,这个谢家老三,绝对不是吃亏的主,之前的大战他已经得了太多功劳了,都让人眼红了,这一次把他远远的踢开,一是锻炼他的带兵能力,而是将他踢出功劳圈外,变相保护。可太宗现在绝对不知道,谢君羡会给他带来多大的惊喜。
九月十五,和谈结束,太宗命令英国公和安成侯带领所部兵马驻扎吐谷浑,一来可以监控吏部完成对吐谷浑的整改,将贵族王族全部迁移长安,二来为战争做准备,万一有什么不测,英国公作为战场宿将可以随时支援。此时太宗已经对西突厥发起了总攻,这次总攻让西突厥损失惨重,根本没有做准备,左右谷蠡王派出打草谷的队伍迎面撞上了大周的先锋队,这也是不幸中的万幸,若是等大周的军队包围了王帐才发现,一切都尘埃落定了。
左右谷蠡王一人损失了二个千人队,后面的人马得道消息就迅速转移,将这个消息带给了突利可汗,突利可汗收到消息拔营就向西跑了六百余里。太宗皇帝命令卫国公直接拿下了河套平原,由于突利可汗跑的急,河套平原养马场里面足足有良马五万匹还没有来得及转移就被截获了。
太宗皇帝虽然对外宣传骑兵二十万进攻西突厥,其实他知道自家事,哪来的二十万骑兵,只有马匹二十万,还有很多是劣马驽马,真正能冲锋的战马顶死不过十二万匹,若不是打败了吐谷浑让战马稍稍富裕了一些,太宗还真不敢就这么直接决战了,大周的骑兵都很爱惜马力,因为不能像突厥一样一人双马,甚至三马。
得了这五万匹良马,转眼就是鸟枪换炮,五万原本还是普通的将士立马变成五万精锐的骑兵,太宗毫不犹豫将这股兵力也交给卫国公指挥,卫国公手底下的精锐之士都有十余万,骑兵,这是什么概念,在这个时代,有十万骑兵足够纵横天下了,卫国公若是要造反,太宗绝对不可能活着回长安,只是所有的大周将士都知道,只要太宗活着,没有人会傻的造反,卫国公要是敢造反,不用其他人,他儿子都能把他绑了交给太宗处理。
正因为有这么高的威望,所以太宗打仗才这么容易,太宗说出战略目的,就会有手下的将士拼命的去完成,你根本不用想其他的,只要听话,就能有军功,就能封侯拜相,就能封妻荫子,因为太宗的圣明是让卫国公都望尘莫及的,没看到在战场上就卫国公执行太宗的决策最彻底。
九月二十三,大雪,积雪有一尺多厚,人马难行,卫国公请求出战,谁知道房善长传太宗口谕“你自己看着办!”原来太宗已经带领一万铁骑出发了,太宗亲自带军冲锋,卫国公听到之后,内心十分忐忑,连忙带领四万铁骑追寻着太宗的脚步去捡俘虏,没办法,太宗太鸡贼了,一路杀过去不投降皆杀,投降之人剁掉大拇指等待后来人接收,逃跑的人?你尽管去逃,大雪下到这个程度,逃到野外不是冻死就得喂狼。突厥人万万想不到这种天气还会有人出征,大雪淹没了道路,行军最是危险,一着不慎就是满盘皆输。
突厥人想不到的事情,卫国公能想到,太宗当然更能想到,太宗一路杀过去,先是左相遭殃,然后是左谷蠡王,用突厥人去指认路线,沿路带上突厥人的肉干,至于突厥人,不想死就老老实实的做俘虏。突利可汗得到消息的时候,四分之一的突厥人都成了俘虏。眼看自己就要直面大周朝的皇帝了,他内心也是发怂的,有敌人不可怕,就怕敌人很强大,敌人强大不可怕,就怕强大的敌人不按套路出牌啊。
突利可汗老老实实的派出使臣称臣纳贡请求太宗的原谅,此时太宗皇帝已经冒大雪杀了一千多里,天寒地冻,战士也都不愿意再打下去了,再说拿下河套平原,有受降了四五万突厥人,以后这些西突厥人就是打西突厥最好的骑士和向导,此时收兵也不是不能接受,于是太宗就和西突厥的使者开始了和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