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大茂婉拒了各个学院的邀请,就连工业部的邀请也给推了,毅然而然的决定留在红星轧钢厂发光发热。
杨厂长也是欣慰的很,对于大是大非这方面,许大茂这小子还是很识大体的。
别人都开出那么好的条件挖墙角了,杨厂长也不能坐以待毙,死乞白赖的一直往上级打报告,总算把许大茂的好处给落实了。
许大茂的办事员等级,连升几级,直接成了十八级办事员,妥妥的科级干部。
现在这个级别,当第二车间主任,才算名正言顺,彻底的站稳了脚跟。
只要许大茂不犯大错,李怀德跟两个副厂长想要整治许大茂,那就是白日做梦。
上次被大领导和一众干部抓包,许大茂现在想想都有些后怕,要不是我许大茂是个人才,这车间主任怕是要当到头了。
对了,我许大茂他娘的是个人才,嚣张一点也是应该的。
这么一想,许大茂念头又通达了。
稍微收敛了几天,便又固态萌发。
风大,不想上工。
天冷,不想上工。
也就偶尔去厂里看看新开的三亩麦田,麦田有杨厂长派的老农精心料理着,长势相当的良好,也不用许大茂操心。
趁着秋高气爽,许大茂也是天天往黄河边上跑,为空间多囤积一些河底淤泥。
空间一直是自己安身立命的本钱,这一点,许大茂的心里可是清清楚楚。
过了十月,天气一天比一天冷,才刚过十月。
四九城的人们个个都穿上了棉衣,一个个臃肿的跟个大水桶似的。
随着天气的转冷,人们也开始为过冬做起了准备。
除了吃喝,柴火,煤炭等取暖物资,也是必不可少的。
物资缺乏,又没有暖气,四九城的冬天,可不好过。
每一年,都有好些年龄大些的老人,挨不到明年的春季。
街道也开始安排人员,做着各项准备。
拉板车的车夫,走街串巷的,开始往家家户户送煤。
每家每户都是定量的,凭煤票供应,多一分都没有。
街道办事员也是个会来事的主,别家的煤都是户主自己去搬的,唯独许大茂家的,安排了车夫给送货上门,还贴心的给搬进了屋,垒的整整齐齐的。
许大茂本来还嫌煤球太脏,想把煤球给摆在屋外,还是秦月茹和秦淮茹两姐妹好一顿劝才作罢。
想想也是,煤炭可是家家都不怎么够用的物资,放外面可不招人惦记嘛?就算不是贼,也会变成了三只手。
许大茂也是个会来事儿的主,搬煤的车夫和街道的办事员,都得了几大把花生,乐的嘴都合不拢,一个劲儿的道谢。
这一天,天还没亮。
四合院内家家户户,就摸黑爬了起来,点上了平时舍不得用的煤油灯和蜡烛。
许大茂被屋外的动静吵的有些睡不着,还以为发生了什么大事。
揉着惺忪的睡眼,穿上了一件差评低能儿身上扒下来的羽绒服,又带了顶帽子,这才出了门。
对门的二大妈,正烧着炉子,蒸馍馍。
许大茂问道:
“二大妈,这是干啥呢?院里的一个个都不睡觉嘛?”
二大妈笑呵呵的看着许大茂。
“许主任啊,不好意思,吵到您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