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允十分不悦,因为刘备等人都是吕布的兄弟,是不会站队自己这边的。
这刘备三人,看着也是十分骁勇,不好对付啊。
不过我还是有一大批追随者,比如士孙瑞,黄琬,孙资等。我得好好利用机会,继续培养自己的势力。
目前的形势对王允还是有利的。
却说刘备,关羽,张飞三人接受了封赏,叩谢天恩,站到吕布旁边。
吕布也是跪下“谢陛下天恩,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
“免礼平身”
“谢陛下”
吕布谢恩后站到自己的位置。
刘备,关于张飞得到了应有的封赏,吕布还是很高兴的。
毕竟自己多少有了点保障,这次诛杀董卓没有白忙活,先走一步看一步,至于皇甫嵩,再争取一下吧。
“陛下,末将最后一次建议,令皇甫嵩为大司马,统领董卓的残余西凉军收拢军队,拉拢人心,稳定社会,让大汉尽快恢复稳定。”吕布做最后一次谏言。
其实吕布还有更好的方法,比如在朝堂上用武力震慑群臣,但是有天子在,而且一味的使用蛮力,也不会让别人信服,所以不行了,就让跟着王允的大臣们吃吃苦头吧。
一旦自己的想法后来被验证那么一旦自己的想法,后来被验证,那么自己的威望就水涨船高,自然抬升,以后自己再有建议,就会被人信服了。
吕布这一次也是尽全力而为了。
接下来就看王允等人怎么想的了。
其实吕布这个建议一直都是很好的,只是王允等人碍于时代的限制,观点迂腐,不能够理解。
果然,事情又一次朝向了吕布不想看到的结局而倾斜。
“陛下,既然我总领朝政,我建议坚决不能任命皇甫嵩为大司马,老臣强烈建议任命士孙瑞和孙资二人为大司马,共同领关中集团35000大军,至于西凉军的余孽,老陈建议,不接受投降,可以下诏令遣散,分散瓦解后各个击破。”王允,再次上前跪下,态度非常强硬。
“臣附议”孙资站了出来。
“臣附议”黄琬站了出来。
“臣附议”士孙瑞为站了出来。
………
很多王允的同党都站了出来,替王允说话。
吕布一见大势已去,也无能为力。
汉献帝看向整个朝堂,大部分都是王允的同党,因为大部分人都是关中集团,集团的特点是抱团取暖。
所以整个朝堂是以王允为中心的。
汉献帝观察了半天,确实只有很少人赞成吕布的观点。
汉献帝迫于无奈,只得下旨。“封士孙瑞,孙资二人为大司马,且董卓的余孽,西凉军就地遣散,不接受投降。”
“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