吕布大步向前,忍不住继续谏言“陛下,末将坚持任命皇甫嵩能解决当下危机,我刚刚铲除朝政不稳,只有皇甫嵩才能担此重任,末将愿拿项上人头担保,请陛下不要迟疑,也请王尚书莫要迟疑。”吕布也是急了,因为吕布知道事情的发展,直接拿命来赌。
刘协:这吕布可以啊,竟然也是个铁血汉子,平时都说“人中吕布,马中赤兔,方天画戟,专捅义父。”可是今天我见吕布为人,非常豪爽,一心一意为了朝廷着想,甚至不惜丢掉自己的性命。
如此看来,这吕布也是大有长进嘛!今天的建议应该还是有可取之处的。
我再稍观察一下,笼络住吕布,也有助于我以后稳住江山社稷,毕竟吕布是天下第一猛将,勇猛无敌,天下无双,而且吕布现在竟然为了皇甫嵩,甚至不惜以自己的生命来赌。
这样的人也是铁骨铮铮,也不像卑鄙小人啊。
汉献帝陷入了深深的沉思。
王允:都说这吕布三心二意,从来不会为别人着想,是一个自私自利的家伙,没想到今天竟然为了皇甫嵩三番两次的与我作对,不知道这皇甫嵩给了吕布多少好处?
我王允双倍可以吗?
今天的草堂来看,基本上很多人都是听命于我的,但是吕布这个竟然与我作对,而且我也承诺把小女貂蝉许配给他,可是今天来看吕布是认真的,难道皇甫嵩真的有什么大才?
又或者是吕布与皇甫嵩有着么不可告人的秘密?吕布准备把持朝政或者与皇甫嵩里应外合?
任凭大才王允,是陷入了深深的沉思,而不得其解。
吕布:这王允真是的前面商量诛杀董卓时,我也没见他如此固执,怎么今天朝堂上这个王允好像换了一个人,相当固执,而且不听人劝,一意孤行,自高自大,非常自负,历史上简直是一模一样,我本来是想救他,可是他却把自己往火坑里拉,该如何是好?
至于皇甫嵩确实是此人是大才,而且深受西凉军士的喜爱,所以任命他为大司马,去安抚西凉军是最合适的人选,基本上是水到渠成。
所以,当前乱世董卓刚除,正需稳定人心,安定朝政。其他的都是其次,当前以稳为主,把握住大局,至于小事,可以慢慢协商,只要大汉还在,根本还在,那么就不会有什么问题。
所以我还是多争取争取吧。
当然,董卓已死,现在不能够再胡乱杀人,以免朝局动荡。
我再想想法,看能不能说服王允。
刘备:对,我刘备也来了。我刘备这一次稳住相国府的大局,也是立下了大功。虽然没有亲自参与诛杀董卓,是到目前为止就没有封我个一官半职,难道大汉朝廷真的如此黑暗?
在这董卓不是死了,而王允向来以爱民著称。今天,吕布与王允观点不一致,争执非常激烈,我该如何是好?
而且通过我最近的了解,我大哥吕布还是非常可以的,无论为人还是他的谋略都是得到验证的,尤其是上一次虎牢关和荥阳的大战,打的非常漂亮,我还是听我大哥的吧。
我与吕布既然结拜,就得兄弟齐心,只有一条心才能共同面对所有的困难。
………
每个人都在心里思考着,都在想着怎样把今天的事情解决了。
毕竟王允是文官代表,而且总揽朝政,吕布是武官代表,而且武功极高。
这两个人都不好轻易得罪,虽然很多人站对了王允,其实心里也是害怕吕布的。
人的名输的影,吕布的大名可不是闹着玩的。
现在吕布和王允二人剑拔弩张,争的面红耳赤,看这情况是要撕破脸皮了。
汉献帝听完吕布的谏言后,看向王允。
王允大步上前,跪下谏言“陛下,魏晨还是认为不要冒险为好,毕竟皇甫嵩确实与西凉军走的过近,一旦皇甫嵩成为第二个董卓,那么事态严重就无法收拾了。”王允说的冠冕堂皇。
汉献帝直皱眉“王爱卿,你看吕将军直接以项上人头作为担保,说明是不是皇甫嵩也是一个合适的人选,要不要听一下其他大臣的意见呢?”
“其他的大臣有没有想要补充的,或者说明的?”汉献帝看向大臣们。
大臣们此时装聋作哑,有的是在看笑话,有的在心里支持王允。当然,更多人的还是支持王允的。
王允的粉丝又来了。
士孙瑞急忙又接着说“陛下,王尚书所言甚是,洛阳只有我们关中集团的士兵才能保护,指望西凉军是不可能的,末将认为皇甫嵩不合适。”
“臣附议”
“臣附议”
………
汉献帝一看是孙资,黄琬等人。
当皇帝也不自由,也得看别人脸色,尤其现在汉献帝年龄尚小,不能亲政,只能听政而已。
王允,则是洋洋得意,一副胜利者的姿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