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人衣冠楚楚,瞧着年纪不比张恒志他们大多少的样子,言辞谈吐间也多有书生风范。
瞧着是个读书人。
二人将其迎进门后便邀请其落座。
因着房间都是借的,自然也没什么茶水招待,于是在倒了杯热水后,双方便说起话来。
那人自我介绍说是临村的书生,如今正在这家书塾读书,兴许是学问不济的关系,是以到了这个年级,还未曾考过乡试。
自古寒窗苦读本就不是一蹴而就的事。
像张恒志这种少年得志的书生还是少数,反倒是像长治县令那样屡考不中的书生才是寻常,便连此次与张恒志同行的书生,年纪上也比张恒志大了不止一掌之数。
听闻这书生言辞间满是对两人即将参加会试的艳羡,又有对自己屡次不中的挫败,张恒志连忙安慰他道:
“读书一事本就因人而异,且每年的考题都有不同,考不中也是常有的事,前辈切莫气馁。”
“我如今虽已考到会试,然而终究未必一考而中,反倒是你,若是厚积薄发,兴许会比我先进殿试也说不准呢?”
这话虽说是客套话,可任谁也没有不爱听好话的。
书生闻言,心里顿时熨帖了不少,神色也比刚进门时精神了几分。
他先是谢过张恒志的宽慰,于是便他们探讨起学识一事来,他先是问张恒志平时都读什么书。
谈及学问一事,说的自然不是平日看的那等子闲书,于是张恒志便将自己近日来读的正经书本都一一说了一遍。
然而令他意外的是,眼下前来拜访的书生虽然乡试都没过,可谈及这些书本来,竟也说的头头是道。
其间说到不少学问看法,便连张恒志都要自叹弗如。
正所谓志同道合难免惺惺相惜。
一番学问探讨下来,张恒志与其也生出几分相逢恨晚之感。
他直言道:
“兄台如此博学广知,想必下次乡试定能一举拿下,兴许一口气直接过了会试也说不准。”
“哪里,哪里。”
听到这话,那书生反倒谦虚起来,连连摆手自谦说自己学问不足,之所以能说这么多,不外乎比较能擅长浑说八道罢了,接着又恭维张恒志与其友人说,正准备去省城赶考的他二人才是有真材实料的。
话谈到此,双方难免一阵寒暄。
眼瞧着天色渐晚,又念及明日还要赶路,张恒志思索片刻,便准备婉言送客,然而他送客的话才刚到嘴边,那书生却又和他同行的友人聊了起来。
两人聊的甚是投契,言语间红光满面,精神抖擞,竟是没有半点要睡的意思。
这让张恒志本都到嘴边送客的话又不得不咽了下去,不得不继续耐着性子陪着。
一开始还好,两人探讨的依旧是古籍学问,可后来,不知是谁先话锋一转,好好的聊着学问的话题,生生的便被扭转到了鬼神之事上。
言谈之间,满是神佛论调。
张恒志从旁听着,顿时眉头大皱。
且说他从前不爱听这个,是因为不相信这些妖魔鬼怪的说法。
可如今他不爱听这个,则是因为自己也算亲见亲闻了许多事,又因着这些事,心中已然对鬼神一事生出了敬畏之心。
他好心从旁提点二人道:
“常言道,白天不说人,夜里不说鬼。”